活动一:做一做 画一画
阅读课本第 169 页“问题”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所有的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一次函数的形式吗? 一般情况下怎么转化?
(2)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过程中,列表时取的每一对变量的值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怎样的关系?
(3) 图象上点的坐标与函数对应的方程的解有何关系?
答案:(1) 是,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y = -\frac{a}{b}x + \frac{c}{b}$(当$b \neq 0$时)。
(2) 列表时取的每一对变量的值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 图象上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反之,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也对应图象上的一个点。
解析:
(1) 对于任何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其中$a, b, c$是常数,且$a$和$b$不同时为0),我们都可以将其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具体地,当$b \neq 0$时,可以转化为$y = -\frac{a}{b}x + \frac{c}{b}$。
(2) 在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列表取一些$x$的值,并计算出对应的$y$值。这些$(x, y)$对实际上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换句话说,列表时取的每一对变量的值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 图象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满足函数关系的$(x, y)$坐标对。由于函数是从二元一次方程转化来的,因此图象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反之,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也对应图象上的一个点。
活动二:想一想 说一说
阅读课本第 169 页“讨论”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你对“方程组的解也就是对应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如何理解的?
(2) 能用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表示对应的方程组的解吗? 为什么?
(3) 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那么他们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情况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1)方程组的解是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x,y值,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该坐标同时在两直线上,因此满足两个方程,所以是方程组的解;(2)能,因为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即满足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3)无解,因为平行直线没有交点,对应的方程组没有公共解。
解析:
(1)每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其图象为直线。方程组的解是同时满足两个方程的x,y值,两直线交点坐标(x,y)同时在两直线上,即满足两函数表达式,故为方程组的解。
(2)能。一次函数图象交点坐标(x,y)同时满足两个函数表达式,即满足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因此可表示方程组的解。
(3)无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平行,则斜率相等、截距不同,两直线无交点,故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没有公共解,即无解。
活动三:读一读 说一说
阅读课本第 170 页的例题,思考以下问题:
(1) 从方程的角度看,一次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1,表示什么?
(2) 怎样利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答案:此题为阅读理解和说理题,没有选择题选项,因此无需填写答案。
解析:
(1) 从方程的角度看,一次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1表示两个一次函数在横坐标为1的位置相交,即当$x=1$时,两个一次函数的函数值相等。
(2) 利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首先需要将两个一次函数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式,即如果两个一次函数分别为$y=k_1x+b_1$和$y=k_2x+b_2$,则可以得到方程组:
$\begin{cases}y = k_1x + b_1 \\y = k_2x + b_2\end{cases}$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交点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即交点坐标$(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