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73页解析答案
14. 如图所示,点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着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 F_1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若用力$ F_2 代替力 F_1 $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F_2 $
$ F_1 $,且$ F_2 $
G。
答案:< >
15. 汽车爬坡时需要较
的牵引力,根据$ P= Fv $可知,在爬坡时可以换用
低速
挡来达到目的。
答案:大 低速
16.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5 N的钩码挂在点A时,人的拉力F为4 N。钩码上升0.3 m时,动力作用点C上升0.5 m,此时杠杆机械效率为
75
%。若将钩码移到B点,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C上升0.5 m,则杠杆机械效率将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75 变小
解析:
有用功:$W_{有}=Gh=5\ N × 0.3\ m=1.5\ J$
总功:$W_{总}=Fs=4\ N × 0.5\ m=2\ J$
机械效率:$\eta=\frac{W_{有}}{W_{总}} × 100\%=\frac{1.5\ J}{2\ J} × 100\% =75\%$
将钩码移到B点,钩码上升高度变小,有用功变小,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变小。
75;变小
17. 如图所示,用6 N的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10 N的物体,物体上升1 m所用的时间为4 s。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
3
W,动滑轮重为
2
N,4 s内绳子上升的距离是
2
m。若将此物体匀速提升2 m,则动滑轮的效率将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3 2 2 不变
解析:
由图知,动滑轮绳子段数$n=2$。
绳子上升距离:$s=nh=2×1\,m=2\,m$。
拉力做功:$W_{总}=Fs=6\,N×2\,m=12\,J$。
拉力功率:$P=\frac{W_{总}}{t}=\frac{12\,J}{4\,s}=3\,W$。
不计绳重和摩擦,$F=\frac{G+G_{动}}{n}$,则动滑轮重:$G_{动}=nF - G=2×6\,N-10\,N=2\,N$。
动滑轮效率$\eta=\frac{G}{G+G_{动}}$,与提升高度无关,将物体匀速提升$2\,m$,效率不变。
3 2 2 不变
18. (1)如图(a)所示是用螺丝刀撬图钉时的情形,请你作出动力$ F_1 $的力臂。
(2)如图(b)所示,小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试画出此滑轮组最省力时的绕线情况。
(3)如图(c)所示是校园内的垃圾桶,垃圾桶的底部有个轮子,可以方便工人师傅将其拖走。工人师傅在点A用力使垃圾桶沿图示方向倾倒,试作出工人师傅在点A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图。


答案: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第181题第182题第183题
19.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h/m|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η/%|
|①|较缓|5|0.2|2.4|1|41.7|
|②|较陡|5|0.5|3.2|1|78.1|
|③|非常陡|5|0.7|4.3|1|81.4|

(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做______运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省力/费力);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______(高/低)。
(3)该小组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④),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 m和1 m,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 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把实验④的数据与实验______的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以下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其机械效率越低。


(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
省力
(省力/费力);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
(高/低)。
(3)该小组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④),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 m和1 m,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 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55.6%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把实验④的数据与实验
的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以下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其机械效率越低。
答案:(1)匀速直线 (2)省力 高 (3)55.6% 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