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19页解析答案
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
.
答案:相等
2. 等腰三角形的
底边上的中线、高及顶角平分线
相互重合.
答案:底边上的中线、高及顶角平分线
1. 如图,已知在$\triangle ABC$中,$AB = AC$,$\angle A = 40^{\cir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连接$BD$,则$\angle DBC$的度数为 (
A
)
A.$30^{\circ}$
B.$32^{\circ}$
C.$34^{\circ}$
D.$36^{\circ}$

答案:A
解析:
解:在$\triangle ABC$中,$AB=AC$,$\angle A=40^{\circ}$,
$\therefore \angle ABC = \angle C = \frac{180^{\circ} - 40^{\circ}}{2} = 70^{\circ}$。
$\because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therefore AD = BD$,
$\therefore \angle ABD = \angle A = 40^{\circ}$,
$\therefore \angle DBC = \angle ABC - \angle ABD = 70^{\circ} - 40^{\circ} = 30^{\circ}$。
答案:A
2.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circ}$,则顶角的度数为 (
B
)
A.$30^{\circ}$
B.$30^{\circ}或150^{\circ}$
C.$60^{\circ}或150^{\circ}$
D.$60^{\circ}或120^{\circ}$
答案:B
解析: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一: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circ}$,则顶角为:
$90^{\circ} - 60^{\circ} = 30^{\circ}$
情况二: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部,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circ}$,则顶角的外角为:
$90^{\circ} - 60^{\circ} = 30^{\circ}$
顶角为:$180^{\circ} - 30^{\circ} = 150^{\circ}$
综上,顶角的度数为$30^{\circ}$或$150^{\circ}$。
答案:B
3. 如图,在$\triangle ABC$中,$AB = AC$,$D是边BC$的中点,若$\angle C = 70^{\circ}$,则$\angle BAD = $
20
${}^{\circ }$.

答案:20
解析:
解:因为在$\triangle ABC$中,$AB = AC$,所以$\triangle ABC$是等腰三角形,$\angle B = \angle C = 70^{\cir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irc}$,可得$\angle BAC = 180^{\circ} - \angle B - \angle C = 180^{\circ} - 70^{\circ} - 70^{\circ} = 40^{\circ}$。
因为$D$是边$BC$的中点,且$AB = AC$,所以$AD$平分$\angle BA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因此,$\angle BAD = \frac{1}{2}\angle BAC = \frac{1}{2} × 40^{\circ} = 20^{\circ}$。
$20$
4.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circ}$,则其底角的度数是
55°或70°
.
答案:55°或70°
解析:
当$70^{\circ}$角为顶角时,底角的度数为$\frac{180^{\circ}-70^{\circ}}{2}=55^{\circ}$;
当$70^{\circ}$角为底角时,底角的度数为$70^{\circ}$。
故底角的度数是$55^{\circ}$或$70^{\circ}$。
5.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circ}$,则其底角是
40
度.
答案:40
解析:
解: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circ}$,
∴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为$180^{\circ}-80^{\circ}=100^{\circ}$。
若$100^{\circ}$为底角,则两底角和为$100^{\circ}×2=200^{\circ}\gt180^{\circ}$,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故舍去。
∴$100^{\circ}$只能为顶角,
则底角为$(180^{\circ}-100^{\circ})÷2=40^{\circ}$。
40
6. 如图,已知$\triangle ABC$中,$AB = AC$,$AD是\angle BAC$的平分线,如果$\triangle ABD的周长为12$,$\triangle ABC的周长为16$,那么$AD$的长是
4
.
答案:4
解析:
解:
∵AB=AC,AD是∠BAC的平分线,
∴BD=C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设AB=AC=x,BD=CD=y,AD=z。
由△ABD的周长为12,得:AB+BD+AD=12,
即x+y+z=12 ①。
由△ABC的周长为16,得:AB+AC+BC=16,
即2x+2y=16,化简得x+y=8 ②。
①-②得:z=4。
∴AD的长是4。
答案:4
7. 如图,在$\triangle 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E$,交$AB于点F$,$D为线段CE$的中点,$BE = AC$.
(1)求证:$AD\perp BC$;(2)若$\angle BAC = 75^{\circ}$,求$\angle B$的度数.

答案:
(1)证明:连接AE,如答图.∵EF垂直平分AB,∴AE=BE.∵BE=AC,∴AE=AC.∵D是EC的中点,∴AD⊥BC.(2)解:设∠B=x°.∵AE=BE,∴∠BAE=∠B=x°,∴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AEC=2x°.∵AE=AC,∴∠C=∠AEC=2x°.在△ABC中,3x°+75°=180°,∴x°=35°,即∠B=35°.

解析:
(1)证明:连接AE。
∵EF垂直平分AB,
∴AE=BE。
∵BE=AC,
∴AE=AC。
∵D是EC的中点,
∴AD⊥BC。
(2)解:设∠B=x°。
∵AE=BE,
∴∠BAE=∠B=x°,
∴∠AEC=∠BAE+∠B=2x°。
∵AE=AC,
∴∠C=∠AEC=2x°。
在△ABC中,∠BAC+∠B+∠C=180°,
即75°+x°+2x°=180°,
解得x=35,
∴∠B=3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