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A.图甲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B.图乙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图丙为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图丁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析:图甲,高锰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分解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质量不再改变,A正确;图乙,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零,B错误;图丙,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与有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无关,C错误;图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中减少的为氧气的体积,则应减少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气体,D错误。故本题选A。
11. (7分)如图所示为铁丝、硫粉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该错误操作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集气瓶炸裂
。
(2)实验时要给铁丝系上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引燃铁丝
。
(3)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一定量水的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
二氧化硫
,防止其污染空气。
(4)写出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xrightarrow{点燃}$四氧化三铁
;
硫+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二氧化硫
。
(5)小明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铁丝表面有铁锈(或收集的氧气不纯等合理答案均可)
。
答案:(1) 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集气瓶炸裂 (2) 引燃铁丝 (3) 二氧化硫 (4) 铁+氧气$\xrightarrow{点燃}$四氧化三铁 硫+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二氧化硫 (5) 铁丝表面有铁锈(或收集的氧气不纯等合理答案均可)
12. (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甲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乙所示装置,集气瓶内壁上涂有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五氧化二磷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_1$,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答案均可)
(写一点即可)。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图丁所示。依据图丙和图丁信息,
实验2
(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氧气消耗得更彻底
。

答案:(1) 磷+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五氧化二磷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2) 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答案均可) (3) 实验2 氧气消耗得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