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7分)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小强同学在用装置A、F制取过程中发现装置F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你的改进建议是
在装置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
(3)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或C)
(填字母),它与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共同点是
B
(填字母)。
A. 发生装置相同
B. 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C. 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相同
(4)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在制取气体时的明显的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
(5)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将气体从
a
(填“a”或“b”)导管口通入;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
。
答案:(1) 集气瓶 (2) 在装置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 B(或C) B (4) 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5) a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
14. (8分)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氧化铜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产生气泡的快慢
来定性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为了定量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如表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其他物质|待测数据|
|①|20mL| | |
|②|20mL|0.5g氧化铜| |
|③|20mL|0.5g二氧化锰| |
(1)实验前检查图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若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滴下,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合理答案均可)
。
(2)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收集4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
(3)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
小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4)要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还可以测量
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
【拓展延伸】硫酸铜溶液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向a、b、c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各滴入2滴5%、10%、20%的硫酸铜溶液,绘制了产生氧气的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

(5)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①
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②
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量
。
(6)若实验中所得的曲线如图丙中虚线所示,请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大于5%(合理答案均可)
。
答案:【定性探究】产生气泡的快慢 【定量探究】(1) 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若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滴下,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合理答案均可) (2) 收集4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3) 小 (4) 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拓展延伸】(5) ① 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② 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量 (6)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大于5%(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