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24·宿迁沭阳期中)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的密度是$1g/cm^3)。$配制步骤如下:
(1) 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40
g。
(2) 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所需砝码为
50g、10g
(填“100g”“50g”“20g”“10g”或“5g”),并调节游码位置,图中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是
b
(填字母)。

(3) 量取:选择规格为
1000
(填“100”“500”或“1000”)mL的量筒。量取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 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
玻璃棒
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5) 装瓶贴标签。
(6)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一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BC
(填字母)。
A. 稀释过程中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B. 称量固体试剂时砝码与试剂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
C. 用于溶解的烧杯内壁有水
D. 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仍残留溶液
答案:(1)40(2)50g、10g b(3)1000(4)玻璃棒(6)BC
7. 生病住院时医生常采用输液治疗,即将药物溶解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输液。现需500g生理盐水,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
(1) 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水
。
(2) 需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4.5
g,量取水的体积为
495.5
mL。
(3) 若按如图操作配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填字母)。
A. ④⑤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⑤
(4)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若称取固体时,托盘天平的指针略微向右偏转,则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继续往左盘添加少量氯化钠固体,直至托盘天平平衡
。
(5) 若上述生理盐水用10%的溶液加水稀释而得到,则需10%的溶液
45
g;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生理盐水属于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1)水(2)4.5 495.5(3)A(4)搅拌,加速溶解 继续往左盘添加少量氯化钠固体,直至托盘天平平衡(5)45 不饱和
8. 根据某试剂瓶的标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溶液的溶质为
过氧化氢
。
(2) 写出过氧化氢溶液的一条化学性质:
遇光易分解
。
(3) 若要配制100g3.3%的过氧化氢溶液,则需要取该溶液的体积为
10.0mL
。
答案:(1)过氧化氢(2)遇光易分解(合理答案均可)(3)10.0mL
解析:
(1)过氧化氢
(2)遇光易分解
(3)解:设需要30%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
100g×3.3% = x×30%
x = 11g
需要该溶液的体积为:11g÷1.1g/cm³ = 10.0cm³ = 10.0mL
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