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 2025年人教金学典同步解析与测评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57页解析答案
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1.D
2. (2023·辽宁抚顺)某校传统文化节上,语文老师所出对联的上联是:“雨雾霜雪露,迎阳则消”,物理老师接的下联是:“金银铜铁锡,遇火则熔”。关于其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霜的消失是汽化现象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雾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铜熔化过程需要放热
答案:2.B
3. 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
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吸收热量,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
答案:3.B
4. 某地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对该地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升华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熔化为雨滴落到地面。
答案:4. 升华 凝华 吸收 【解析】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变为雨滴落到地面,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吸收热量。
解析:
升华 凝华 吸收
5.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3.4 - 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
B.乙为液态,由丙到甲是升华过程
C.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D.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答案:5.D 【解析】丙到甲放热,甲到乙放热,所以丙为气态,甲为液态,乙为固态;甲到乙是凝固过程,乙到丙是升华过程,丙到甲是液化过程,故A、B、C错误,D正确。
6. 黑龙江省漠河市2023年1月的最低气温达到 - 53℃,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 - 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D.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霜的形成
答案:6.C 【解析】滚烫的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水蒸气,能在极寒环境下变成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可以直接放热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液态的开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泼水成冰”形成原理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霜也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