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2023·辽宁本溪)小利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他组装了如图3.3 - 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的作用是
减少热量损失,加快水的沸腾,同时还可以固定温度计
。

(2)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单位:℃)的示数如图3.3 - 3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61
℃,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水
已经
(选填“已经”或“还没”)沸腾。
(4)这样加热几分钟后,得到如图3.3 - 3丙所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
保持不变
。
②周围环境大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解析 (1)纸板的作用主要是减少热量损失,加快水的沸腾,同时还可以固定温度计。
(2)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的温度为61℃。
(3)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说明水已经沸腾。
(4)①如图3.3 - 3丙所示,水沸腾前的图线为一条斜向上的线段,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水沸腾时,图线变为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这就说明水的温度不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即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②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 (1)见解析 (2)61 (3)已经 (4)①不变 ②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