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8分)小明选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较暗
(较暗/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光屏中央
。
(3)小明将蜡烛放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
缩小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线处,若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右
(左/右)移动,像将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动到40 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明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正立
(正立/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
放大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