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94页解析答案
26. (9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小明按照老师要求,让纸板的左右两个面处在
同一平面
上,并
垂直
于平面镜放置。这样,当用激光笔沿纸板E斜向下照射时,在纸板上能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
(2)小明反思问题(1)的两个要求,经尝试发现,若不满足那两个要求,则不能从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于是得到一个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法线
都处在
同一平面
上。
(3)为了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B

A. 像图示那样,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线画
B. 用笔在光路的不同位置点几个点,放平纸板,再用刻度尺画出过这些点的直线
接着,用
量角器
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做记录。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发现反射角总是
等于
入射角。
答案:(1)同一平面 垂直 (2)法线 同一平面 (3)B 量角器 等于
27. (9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观察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观察到
镜后的物体

(2)将蜡烛A竖立于玻璃板前并点燃,让另一支与A相同的蜡烛B竖立于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B与A的像重合,这样可以确定像的
位置
,并能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由多次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实验可知,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两者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且与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3)移走蜡烛B,再在该位置放上光屏,则从光屏上
看不到
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答案:(1)刻度尺 镜后的物体 (2)位置 大小 相等 垂直 相等 (3)看不到 虚
28. (8分)小明选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较暗
(较暗/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光屏中央

(3)小明将蜡烛放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
缩小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线处,若想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左/右)移动,像将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动到40 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明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正立
(正立/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
放大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
答案:较暗 高度 光屏中央 缩小 右 变大 正立 放大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