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员演唱时以三弦、曲笛(图1-7-2)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
振动
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
音色
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答案:振动 音调 音色
7. 小明在夜晚观赏烟花时发现,当燃放烟花的地点离他越远时,听到爆炸声比看到烟花滞后的时间越长。为了估测他与烟花燃放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准备哪些器材?怎样估测?
答案:秒表 在看到火光时立即按秒表计时,听到声音时立即结束计时;用所测的时间乘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 m/s)可得烟火燃放点与小明的距离
8. 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月球表面上的空间里听不到一点响声,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于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月球表面的空间里听不到一点响声
9. 如图1-7-3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患者诊病。听诊器是通过橡皮管将声音传送到耳朵的,请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答案:减少声音的分散,听到的声音响度更大
10. 有人说,敲鼓时鼓槌敲打的频率每秒钟一般不可能超过20次,因此鼓发出的声音应当是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但事实并非如此,请你对此做出解释。
答案:提示:鼓面振动频率与敲鼓的频率是不同的。鼓槌敲打的频率每秒钟不超过 20 次,这是人敲鼓的频率;而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鼓面振动的频率高于 20 Hz,所以人耳能够听到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