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课上有几位同学在低声议论。老师询问他们在说什么,其中一名同学说:“您起的音太高了,我们唱不上去。”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以上所说的“低”和“高”分别指的是(
A
)。
A.响度和音调
B.音调和响度
C.音调和音调
D.响度和响度
答案:A
2.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在远离地震中心、无人震感的区域,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却会引起这里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下表是某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动物|频率/Hz|
|蝙蝠|1 000~120 000|
|海豚|150~150 000|
|猫|60~65 000|

|大象|1~20 000|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D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答案:D
3. 如图1-7-1所示是一名同学探究“看”到自己声音的实验。她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橡皮膜的中央贴一小块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圆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她对着圆筒另一侧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光斑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该同学声音越尖,光斑晃动幅度越大
C.该实验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晃动
答案:C
4. 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之一,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其发声音调的是(
B
)。
A.旋紧或放松弦
B.轻拉或重拉弓
C.由拉外弦改为拉内弦
D.改变手指按弦的位置
答案:B
5. 下表是声音在一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介质|声速/($m…^{-1}$)|介质|声速/($m…^{-1}$)|
|空气($0^{\circ}C$)|331|海水($25^{\circ}C$)|1 531|
|空气($15^{\circ}C$)|340|冰|3 230|
|空气($25^{\circ}C$)|346|铜(棒)|3 750|
|软木|500|大理石|3 810|
|煤油($25^{\circ}C$)|1 324|铝(棒)|5 000|
|水(常温)|1 500|铁(棒)|5 200|

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两点。
发现一: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固体中速度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小
。
发现二:
在相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
答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固体中速度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小 在相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