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107页解析答案
26. (9 分)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以 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路障,从决定刹车到实施刹车经历了 0.6 s 的反应时间。刹车后,轿车经 4.4 s 滑行 52 m 停下。
(1)从决定刹车到轿车停下,这期间轿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如果当时司机是在轿车距离路障 55 m 时决定刹车,能否避免事故的发生?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案:(1)14 m/s (2)不能 因为从决定刹车到轿车停下,轿车要运动 70 m。因此,相距 55 m 时刹车,则事故不可避免(或:不能 55 m 虽然大于刹车后轿车滑行的 52 m,但从决定刹车到实施刹车,轿车要运动 18 m,两者相加显然大于 55 m,所以事故不可避免)
解析:
(1)轿车速度$v = 108\ km/h = 30\ m/s$,反应时间内行驶距离$s_1 = vt_1 = 30\ m/s × 0.6\ s = 18\ m$,总路程$s = s_1 + s_2 = 18\ m + 52\ m = 70\ m$,总时间$t = t_1 + t_2 = 0.6\ s + 4.4\ s = 5\ s$,平均速度$v_{平均} = \frac{s}{t} = \frac{70\ m}{5\ s} = 14\ m/s$。
(2)从决定刹车到停下总路程$s = 70\ m$,$70\ m > 55\ m$,不能避免事故。
27. (8 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实验时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有图(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图
(a)
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在水温达 90°C 后,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水温(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
70
s 记录的温度是不正常的。
(3)该实验测得了水的沸点是
100℃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甲、乙两名同学各自做实验,但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c)所示。由图线看出:① 他们的实验有两个相同点,分别是
水的初温相同
水的沸点相同
;② 他们的实验也有差异,而且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也有两种可能,分别是
所用的水量可能不同
酒精灯火焰大小可能不同

答案:(1)(a)(2)70 (3)100℃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① 水的初温相同 水的沸点相同 ② 所用的水量可能不同 酒精灯火焰大小可能不同
28. (8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以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观察到蜡烛 A 的像,又能观察到蜡烛 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
像的位置
问题。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这样可以比较像和物的
大小
关系。
(3)移动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重合,测量
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玻璃板的距离
,可得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撤去蜡烛 B,拿一张白纸竖直地放在蜡烛 B 的位置,这时白纸上
不能
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实验序号|①|②|③|④|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70|10.35|13.50|


(4)由记录表看出,实验进行了四次。① 每次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
便于归纳结论,使结论更可靠
;② 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不是每次都相等的,但都非常接近,其原因是
测量有误差(标记蜡烛位置时有偏差)

答案:(1)像的位置 (2)大小 (3)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玻璃板的距离 不能 虚 (4)① 便于归纳结论,使结论更可靠 ② 测量有误差(标记蜡烛位置时有偏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