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76页解析答案
7. 课堂上,老师不小心把两个质量均为50 g的钩码碰到地上,前排的小皓立即帮老师把两个钩码捡到讲台上,在此过程中,他对钩码做功大约为(
B
)。
A.0.1 J
B.1 J
C.10 J
D.100 J
答案:B
解析:
两个钩码总质量:$m = 2 × 50\ g = 100\ g = 0.1\ kg$
钩码重力:$G = mg = 0.1\ kg × 10\ N/kg = 1\ N$
讲台高度约为$h = 1\ m$
做功:$W = Gh = 1\ N × 1\ m = 1\ J$
B
8.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采用不同的方式把同一物体搬到同一辆汽车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图(a)方式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多
B.图(a)方式可以省力
C.图(a)方式的机械效率高
D.图(a)方式可以省功
答案:B
9. 如图所示,为了提升重物,我们选用了粗细均匀、重为G的杠杆,不计杠杆支点处的摩擦,先后把同一个重物挂在A、B两处,每次用力让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重物在点A处时,人做的有用功多
B.重物在点B处时,人做的有用功多
C.重物在点A处时,杠杆的机械效率高
D.重物在点B处时,杠杆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
有用功$W_{有}=Gh$,重物相同、上升高度相同,故两种情况有用功相同,A、B错误。
额外功为克服杠杆重力做功,杠杆重心上升高度$h_{杆}$与重物上升高度$h$成正比,比例系数为杠杆重心到支点距离与重物悬挂点到支点距离之比。B点离支点更远,杠杆重心上升高度$h_{杆B}<h_{杆A}$,额外功$W_{额B}=G_{杆}h_{杆B}<W_{额A}=G_{杆}h_{杆A}$。
机械效率$\eta=\frac{W_{有}}{W_{总}}=\frac{W_{有}}{W_{有}+W_{额}}$,因$W_{有}$相同,$W_{额B}<W_{额A}$,则$\eta_{B}>\eta_{A}$。
D
10. 如图所示,用16 N的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0 N的物体,物体上升2 m所用的时间为4 s,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
16
W,动滑轮重为
12
N,4 s内绳子上升的距离是
4
m。

答案:16 12 4
解析:
由图知,动滑轮绳子段数$n=2$。
绳子上升的距离:$s=nh=2×2\,m=4\,m$。
拉力做的功:$W=Fs=16\,N×4\,m=64\,J$。
拉力的功率:$P=\frac{W}{t}=\frac{64\,J}{4\,s}=16\,W$。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frac{G+G_{动}}{n}$得,动滑轮重:$G_{动}=nF - G=2×16\,N-20\,N=12\,N$。
16 12 4
11. 体育课上,小华将质量为0.5 kg的球踢到10 m高处,球离开脚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小华对球做的功为
0
J;球从高空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是
力对球做功,大小为
50
J。
答案:0 重 50
12. 如图所示是电梯的工作示意图,其中A、B应是
滑轮。若轿厢上升10 m,则平衡重物将下降
10
m;若轿厢的载质量增加,在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时,则平衡重物的质量应
增大


答案:定 10 增大
13. 物理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如图所示,人的手上举着哑铃,当缓慢放下前臂时,感受到肌肉用力将
增大
,这时可以把前臂看成杠杆模型,其支点是
B
点,缓慢放下时,
力臂变大。

答案:增大 B 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