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29页解析答案
1. 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
能和分子
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燃料燃烧时会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答案:动 势 内
2.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的热量为$Q_{吸}= cm(t-t_{0})$;当温度降低时,物体放出的热量为$Q_{放}= cm(t_{0}-t)$。其中,Q为
热量
,单位为
焦耳
;c为物质的
比热容
,单位为$J/(kg·℃)$;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
千克
;$t_{0}$为物体的初温,t为物体的末温,单位为℃。
答案:热量 焦耳 比热容 千克
3. 冬天,人们常常在热水袋中装入热水用来取暖,汽车发动机常常用水做冷却液,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较大
这一特点。
答案:比热容较大
4. 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一块$0^{\circ}C$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运动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答案:C
5. 比热容相同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1,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2,它们的温度变化之比为(
B
)。
A.4∶1
B.1∶4
C.1∶2
D.2∶1
答案:B
解析:
由热量公式$Q = cm\Delta t$得$\Delta t=\frac{Q}{cm}$。
已知$c_1 = c_2$,$m_1:m_2=2:1$,$Q_1:Q_2=1:2$,则温度变化之比:
$\begin{aligned}\frac{\Delta t_1}{\Delta t_2}&=\frac{\frac{Q_1}{c_1m_1}}{\frac{Q_2}{c_2m_2}}\\&=\frac{Q_1}{Q_2}×\frac{c_2}{c_1}×\frac{m_2}{m_1}\\&=\frac{1}{2}×1×\frac{1}{2}\\&=\frac{1}{4}\end{aligned}$
B
6. 由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 物质 | 比热容/[$J·(kg·℃)^{-1}$] | 物质 | 比热容/[$J·(kg·℃)^{-1}$] |
| 水银 | $0.14× 10^{3}$ | 沙石 | $0.92× 10^{3}$ |
| 水 | $4.2× 10^{3}$ | 冰 | $2.1× 10^{3}$ |

A.常见的体温计内的测温液体大多是水银,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较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因为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circ}C的水比0^{\circ}C$的冰效果好
答案:D
7. 质量为0.2 kg的热水,当其温度从$90^{\circ}C降低到40^{\circ}C$,它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
答案:4.2×10⁴ J
解析:
解:已知水的质量$m = 0.2\ kg$,初温$t_0 = 90^{\circ}C$,末温$t = 40^{\circ}C$,比热容$c = 4.2× 10^{3}\ J/(kg·℃)$。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_{放} = cm(t_0 - t)$,可得:
$Q_{放} = 4.2× 10^{3}\ J/(kg·℃) × 0.2\ kg × (90^{\circ}C - 40^{\circ}C)$
$= 4.2× 10^{3} × 0.2 × 50\ J$
$= 4.2× 10^{4}\ J$
$4.2× 10^{4}\ J$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