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112页解析答案
26. (10分)小华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前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 所提物体的重力;② 动滑轮的重力;③ 绳子的绕法。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做了四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所用的每个滑轮的重力相同)。第①、②次实验是用图(a)所示滑轮组,第③次实验是用图(b)所示滑轮组,第④次实验是把第①次实验的滑轮组换了一种绕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序号 | 钩码重力/N | 钩码匀速上升的距离/m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N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机械效率/% |
| ① | 2 | 0.1 | 1.2 | 0.2 | 83.3 |
| ② | 4 | 0.1 | 2.3 | 0.2 | 87.0 |
| ③ | 4 | 0.1 | 1.4 | 0.4 | 71.4 |
| ④ | 2 | 0.1 | 0.8 | 0.3 | |

(1) 分析对比第①、②次实验数据,对猜想①可得结论:______。
(2) 分析对比第②、③次实验数据,对猜想②可得结论:______。
(3) 将第④次实验的绳子绕法在图(c)所示滑轮组上画出,并算出机械效率是______。
(4) 对比第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绳子绕法无关。
答案: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力的物体,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大 (2)提升相同重力的物体,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3)如图所示 83.3%
第263题
(4)①和④
(1) 小红首先调节温控箱的温度,使$R_{t}$温度为42.0℃,闭合$S_{1}$,将$S_{2}$接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① 为测量此时$R_{t}$的阻值,接下来的操作是:将$S_{2}$接
1
,调节电阻箱$R_{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
3
V,读出此时$R_{2}$的阻值即为42.0℃时$R_{t}$的阻值。
② 逐渐降低温控箱的温度,根据上述方法测量出$R_{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依据小红所测数据画出的$R_{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且当$R_{t}$的温度降至32.0℃时,闭合$S_{1}$,将$S_{2}$接2,电压表示数为2.4 V,求电阻$R_{1}$的阻值。
400 Ω

(2) 在获得如图(b)所示的$R_{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后,为了自制模拟电子体温计,小红将$S_{2}$始终接2,闭合$S_{1}$后,通过电压表示数的大小来显示温度高低。将$R_{t}$用绝缘薄膜包好后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保持腋窝合拢,闭合$S_{1}$,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最接近
C

答案:(1)①1 3 ②400 Ω (2)C
解析:
(1)①1 3 ②设电源电压为$U$,当温度为$42.0^\circ{C}$时,$R_{t1}=400\ \Omega$,$U_{1}=3\ V$,此时电路中电流$I_{1}=\frac{U_{1}}{R_{1}}$,电源电压$U=I_{1}(R_{t1}+R_{1})=\frac{U_{1}}{R_{1}}(R_{t1}+R_{1})$。当温度为$32.0^\circ{C}$时,$R_{t2}=600\ \Omega$,$U_{2}=2.4\ V$,此时电路中电流$I_{2}=\frac{U_{2}}{R_{1}}$,电源电压$U=I_{2}(R_{t2}+R_{1})=\frac{U_{2}}{R_{1}}(R_{t2}+R_{1})$。联立可得$\frac{3}{R_{1}}(400 + R_{1})=\frac{2.4}{R_{1}}(600 + R_{1})$,解得$R_{1}=400\ \Omega$。
(2)C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