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同步练习答案
›
2025年同步练习江苏八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第113页解析答案
1. 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三边长分别为6,3,4,则∠A,∠B,∠C之间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
A.∠B>∠C
B.∠B>∠A
C.∠C>∠A
D.∠A>∠C
答案:
D
解析:
展开
在△ABC中,大边对大角。已知三边长$a=6$,$b=3$,$c=4$(假设$a$对∠A,$b$对∠B,$c$对∠C)。因为$6>4>3$,所以$a>c>b$,故∠A>∠C>∠B。
D
2. 如图,在△ABC中,边BC上的高是(
A
)
A.AD
B.BE
C.BF
D.CF
答案:
A
3.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是(
A
)
A.15
B.12
C.15或12
D.15或13
答案:
A
解析:
展开
情况一:腰长为3,底边长为6。
则三边长分别为3,3,6。
因为3+3=6,不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此情况不成立。
情况二:腰长为6,底边长为3。
则三边长分别为6,6,3。
因为6+3>6,6+6>3,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周长为6+6+3=15。
答案:A
4. 如图,AB= DB,∠ABD= ∠CBE,有以下条件:① BE= BC;② ∠D= ∠A;③ ∠C= ∠E;④ AC= DE.增加其中一个条件,能使△ABC≌△DBE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C
解析:
展开
∵∠ABD=∠CBE,
∴∠ABD+∠ABE=∠CBE+∠ABE,即∠ABC=∠DBE。已知AB=DB。
①若BE=BC,由SAS可得△ABC≌△DBE;
②若∠D=∠A,由ASA可得△ABC≌△DBE;
③若∠C=∠E,由AAS可得△ABC≌△DBE;
④若AC=DE,SSA不能判定全等。
综上,能使△ABC≌△DBE的有3个。
C
5. 如图,点E,F分别在边AB,AC上,BF,CE交于点O,连接AO.若AB= AC,AE= AF,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C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答案:
C
解析:
展开
1. 在$\triangle ABF$和$\triangle ACE$中,
$\left\{\begin{array}{l} AB=AC\\ \angle BAF=\angle CAE\\ AF=AE\end{array}\right.$,
$\therefore \triangle ABF≌\triangle ACE(SAS)$,得$\angle ABF=\angle ACE$,$BF=CE$;
2. $\because AB=AC$,$AE=AF$,$\therefore BE=CF$,
在$\triangle BOE$和$\triangle COF$中,
$\left\{\begin{array}{l} \angle EBO=\angle FCO\\ \angle EOB=\angle FOC\\ BE=CF\end{array}\right.$,
$\therefore \triangle BOE≌\triangle COF(AAS)$,得$OE=OF$,$OB=OC$;
3. 在$\triangle AEO$和$\triangle AFO$中,
$\left\{\begin{array}{l} AE=AF\\ AO=AO\\ OE=OF\end{array}\right.$,
$\therefore \triangle AEO≌\triangle AFO(SSS)$,得$\angle BAO=\angle CAO$;
4. 在$\triangle ABO$和$\triangle ACO$中,
$\left\{\begin{array}{l} AB=AC\\ \angle BAO=\angle CAO\\ AO=AO\end{array}\right.$,
$\therefore \triangle ABO≌\triangle ACO(SAS)$。
共有4对全等三角形,答案选C。
6.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 BD,过点D作DF⊥AC,垂足为F,过点F作FE⊥BC,垂足为E,若AF= 6,则线段BE的长为(
B
)
A.12
B.15
C.18
D.24
答案:
B
解析:
展开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60°,AB=BC=AC。
∵DF⊥AC,
∴∠AFD=90°。
在Rt△AFD中,∠A=60°,AF=6,
∴∠ADF=30°,
∴AD=2AF=12。
∵AD=BD,
∴BD=AD=12,
∴AB=AD+BD=24,
∴AC=AB=24,
∴FC=AC-AF=24-6=18。
∵FE⊥BC,
∴∠FEC=90°。
在Rt△FEC中,∠C=60°,FC=18,
∴∠EFC=30°,
∴EC= $\frac{1}{2}$FC=9,
∴BE=BC-EC=24-9=15。
B
7. 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垂足为F,交BC于点E.有下列结论:① BE= BA;② DE= DA;③ ∠DEC= 90°;④ △ADF的面积= △EDF的面积,其中正确的有(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展开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ABF=∠EBF,
∵AE⊥BD,
∴∠AFB=∠EFB=90°,
在△ABF和△EBF中,
$\left\{\begin{array}{l} ∠ABF=∠EBF\\ BF=BF\\ ∠AFB=∠EFB\end{array}\right. $,
∴△ABF≌△EBF(ASA),
∴BE=BA,AF=EF,故①正确;
在△ADF和△EDF中,
$\left\{\begin{array}{l} AF=EF\\ ∠AFD=∠EFD=90°\\ DF=DF\end{array}\right. $,
∴△ADF≌△EDF(SAS),
∴DE=DA,$S_{△ADF}=S_{△EDF}$,故②④正确;
无法证明∠DEC=90°,故③错误.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④.
C
8.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E为AB上的一点,BE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F,交AB于点G,连接EF,FC,则∠EFC的大小是(
A
)
A.120°
B.130°
C.140°
D.150°
答案:
A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