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动滑轮的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后发现拉力$F>\frac{1}{2}G$,其原因是
动滑轮、绳子有自重且存在摩擦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
0.3
N。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滑轮的工作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一半的力,即理想情况下,拉力$F$应该等于物重$G$的一半。但在实际实验中,由于动滑轮自身有一定的重力,且可能存在摩擦等因素,所以实际拉力$F$会大于$\frac{1}{2}G$。
接下来,我们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三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组数据(例如第一组)来求解动滑轮的重力。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动滑轮的拉力$F$与物重$G$和动滑轮重$G_{动}$的关系为:$F = \frac{1}{2}(G + G_{动})$,
将第一组数据$G=1.0N$,$F=0.65N$,代入上式,可以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G_{动} = 2F - G = 2 × 0.65 - 1.0 = 0.3N$。
【答案】:
动滑轮、绳子有自重且存在摩擦;$0.3$。
4. 某同学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也上升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解:
A. 上方滑轮位置固定为定滑轮,下方滑轮随物体移动为动滑轮,A错误。
B. 由图知动滑轮绳子段数n=2,s=nh,h=s/n=1m/2=0.5m,B错误。
C. 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F=G/n=400N/2=200N,C正确。
D. 该装置为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省力且能改变力的方向,D错误。
答案:C
5. 在图中画出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最多,对于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当$n = 3$时最省力。绕法是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