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2025年补充习题江苏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67页解析答案
9. 有三根完全相同的导线A、B、C,将导线A剪去一半,电阻变为$R_1;$将导线B均匀的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电阻变为$R_2;$将导线C从中间对折,电阻变为$R_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
$A. R_1>R_2>R_3$
$B. R_2>R_1>R_3$
$C. R_2>R_3>R_1$
$D. R_3>R_1>R_2$
答案:解:设原导线电阻为$R$,材料电阻率为$\rho$,原长为$L$,原横截面积为$S$,则$R = \rho\frac{L}{S}$。
1. 导线A剪去一半:长度$L_1=\frac{L}{2}$,横截面积$S_1 = S$,$R_1=\rho\frac{L_1}{S_1}=\rho\frac{\frac{L}{2}}{S}=\frac{R}{2}$。
2. 导线B拉伸到原长两倍:体积$V=LS$不变,长度$L_2 = 2L$,则横截面积$S_2=\frac{V}{L_2}=\frac{LS}{2L}=\frac{S}{2}$,$R_2=\rho\frac{L_2}{S_2}=\rho\frac{2L}{\frac{S}{2}}=4\rho\frac{L}{S}=4R$。
3. 导线C对折:长度$L_3=\frac{L}{2}$,横截面积$S_3 = 2S$,$R_3=\rho\frac{L_3}{S_3}=\rho\frac{\frac{L}{2}}{2S}=\frac{R}{4}$。
比较得:$R_2=4R>R_1=\frac{R}{2}>R_3=\frac{R}{4}$。
结论:$R_2>R_1>R_3$,选B。
10. 在学习电阻概念的过程中,小明经历了以下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1:在图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先后接入铜线、铅笔芯、镍铬合金丝,通电后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分别为亮、较亮、较暗。
(1)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活动2:利用下表中的导体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 | :------ | :------ | :------ | :------ | :------ | :------ |
| 材料 | 镍铬 | 镍铬 | 镍铬 | 镍铬 | 锰铜 | 锰铜 |
| 长度/m | 1 | 0.8 | 1 | 0.5 | 1 | 0.8 |
| 横截面积$/mm^2 $| 0.5 | 0.8 | 1.8 | 0.5 | 0.5 | 1.2 |

(2)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至少需要选择表格中的______(填序号)导体作为研究对象;若仅选择导体③和⑤用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你觉得是否可行? 请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______。
【答案】:
(1)
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2)
①②③⑤
不可行,因为没有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阻的概念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电阻这一物理量。
(1)在图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先后接入铜线、铅笔芯、镍铬合金丝,由于它们的电阻不同,导致电路中的电流不同,从而使得灯泡的亮度不同。这说明不同材料制成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即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综上,本题答案是: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2)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当探究电阻与某一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选择①③⑤,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因为它们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选择①②③,可以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因为它们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有长度不同;选择①⑤⑥或②④,可以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因为它们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有材料不同。因此,至少需要选择表格中的①②③⑤(或①②④⑥、或①③⑤⑥)导体作为研究对象。若仅选择导体③和⑤用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不可行的。因为③和⑤的材料不同,长度也不同,没有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无法准确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综上,本题答案是:①②③⑤;不可行,因为没有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
【答案】:
(1)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2)①②③⑤;不可行,因为没有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