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
有
误
的一项是(
B
)
A.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以……为快乐) 因往
晓
之(告知,开导)
B.饭疏食,饮
水
(热水)
若
屈伸呼吸(你)
C.
及
其家穿井(待,等到) 非学无以
广
才(增长)
D.非宁静无以
致
远(达到)
缀
行甚远(跟随)
答案:B 【解析】 水:冷水。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
有
误
的一项是(
D
)
A.俄而雪
骤
(急) 未若柳絮
因
风起(趁、乘)
B.陈太丘与友
期
行(约定) 相
委
而去(丢下)
C.博学而
笃
志(坚定)
仁
在其中矣(仁德)
D.
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思)
顾
野有麦场(看,视)
答案:D 【解析】 意:意图,打算。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后狼止
而
前狼又至 学
而
时习之
B.而两狼
之
并驱如故 知
之
者不如好之者
C.
以
刀劈狼首 静
以
修身
D.其一犬坐
于
前 非得一人
于
井中
答案:D 【解析】 A项,表示转折/表示顺承。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C项,介词,用/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D项,介词,在。
7. 下列句子中
没
有
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狼亦黠矣
C.身亡所寄
D.其人舍然大喜
答案:B 【解析】 A项,“说”同“悦”,愉快。C项,“亡”同“无”,没有。D项,“舍”同“释”,解除、消除。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用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自我约束来培养品德。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并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门里头也不回。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得来的传闻(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知道。
(8)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答案:(1)用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自我约束来培养品德。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并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 (4)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5)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6)朋友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门里头也不回。 (7)得来的传闻(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知道。 (8)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