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23页解析答案
(三)(2024·安徽合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7分)
总有那一片蛙声 古清生
① 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②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A]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③ 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④ 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⑤ 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地一热,为之深深感动。[B]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⑥ 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了一片蛙声,是如此亲切,如此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得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浸冷的泪珠,冰凌般地挂在两腮。
(选自《美文》,有删改)
11.【拟写推荐语】请结合文章内容与语言特点,协助小语完善推荐语,将文章推荐给更多人。(4分)
推荐语
古清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记忆中的蛙声,让人仿佛来到文章中那个烟雨朦胧、萦绕着阵阵蛙声的江南小城。文章语言凝练,手法精妙,读来令人动容。比如“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浮托”的表达效果);再比如“起起伏伏的蛙声”“流淌得芬芬芳芳”“银银的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叠词的角度赏析)。如此美的语言非常适合制作有声明信片,希望这篇《总有那一片蛙声》能给你们带来创作灵感。
12.【设计朗读】小语在文中画出A、B两句优美的句子,请任选其一,从停连、重音、语气等角度进行朗读设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择配图】请结合具体内容为文章设计配图方案。(4分)
|构图要素|细节处理|
|----|----|
|(1)______、水洼、槐树|对于画面中作者的面部表情应该如何刻画,小语和小文之间有不同意见。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作者选择一种恰当的神情,并说明理由。
A. 凝重
B. 陶醉
C. 悲伤
(2)我选______,理由:______|
14. 新趋势 关联教材 【赠送作品】小语想把配好图的作品送给以下三人中的其中一位,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人物经历,说说理由。(5分)
A.《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
B.《秋天的怀念》中的史铁生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浮托”一词赋予月儿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蛙仿佛被月儿轻柔托举着的情态,表现出蛙声带来的美好意境与作者的喜爱之情。
(2)这些叠词的运用,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起起伏伏”写出蛙声的动态变化,“芬芬芳芳”突出槐花雨的香气浓郁,“银银的白”描绘出月光下水洼的明亮,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示例一:选A句。朗读时,“夜安睡了”语气应轻柔舒缓,重音落在“安睡”上,表现夜的宁静;“一轮皎洁的月儿”语速稍慢,“皎洁”重读,突出月儿的明亮;“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中“忽然”稍作停顿,“不知来于何处”语气略带疑惑与惊喜;“欢快地跌跌地跳跃”语速加快,“欢快”“跌跌地”重读,表现小蛙的活泼;“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语气充满想象,语调上扬,读出小蛙的天真烂漫。
示例二:选B句。朗读时,“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中“有心凝神细细地”语速放缓,重音落在“细细地”上,表现专注;“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语气转折,“寂静”重读,突出环境的安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语速稍快,表现寂静中细微声音的可闻;“只是没有了蛙声”语气低沉,“只是”“没有了”重读,表达失落之情。
13.(1)作者(或“学子”)、月儿
(2)B;作者在羁旅北京的日子里,常常怀念南国的蛙声,当在文字中或梦中浮现蛙声时,内心是温暖而感动的,“亲切”“温馨”等词体现了这种情感,“陶醉”能准确表现作者沉浸在对蛙声的美好回忆与想象中的状态。
14.选A.《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文章中作者羁旅北京,通过对南国蛙声的怀念,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也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愁。将作品送给断肠人,能让他在蛙声的意境中感受到一丝慰藉,产生情感共鸣,仿佛在异乡听到了故乡的声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