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21页解析答案
(一)(2024·浙江温州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7题。(11分)
【甲】四时读书乐·冬 〔宋〕翁 森
木落水尽千岩①枯,迥然②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③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④茶鼎⑤烹活火⑥,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⑦。
【注释】① 千岩:群山。② 迥然:辽远的样子。③ 韦编:古代将竹简连缀成篇的皮绳,后借指书籍。④ 地炉:地上的火炉。⑤ 茶鼎:烹茶的器具。⑥ 活火:明火,有火苗的火。⑦ 天地心: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选自《魏书·祖莹传》,有删改)
5. 新趋势 方法借鉴 基础通关。(5分)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释义|
|----|----|----|
|父母恐其成疾|语境推测法|(1)______|
|非诸生所及|查阅字典法:① 赶上,追上;② 到,至;③ 趁着;④ 和,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______(填序号)|
|终当远至|课内迁移法: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3)______|
【断句】(4)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6. 甲诗颔联极富诗意,请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新趋势 诗文联读 翁森和祖莹谁是你心目中的读书之星?请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担心
(2)①
(3)到
(4)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6. 示例:寒夜中,诗人静坐灯下研读经书,灯光摇曳映照在墙壁上;夜半时分,诗人高声吟咏,窗外大雪已覆盖了茅庐。
7. 示例一:翁森是读书之星。他在寒冬中静坐苦读,夜半高歌,以“数点梅花天地心”展现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与品格升华,体现了以读书为乐的高雅境界。
示例二:祖莹是读书之星。他“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甚至藏火夜读,用衣被蔽窗防家人发现,展现出对读书的极度热爱与勤奋执着,终成“圣小儿”。
(二)(2025·广东云浮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10分)
【材料一】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一些人感叹“没有时间读书”,一些人习惯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对大部头、经典著作等望而却步。我国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蕴含的正是“钻深研透”的方法。读书需要付出辛劳,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利用好点滴时间,拿出“攻书到底”的劲头,坚持不懈、悉心钻研,读懂、弄通、吃透,才能让书本知识真正为我所有。
② 善读书,要把握“薄”与“厚”的关系。把书“读厚”,就是要涉猎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由点到面,向广处延展;把书“读薄”,就是要不断过滤、不断凝练,领悟要义精华,实现去粗取精。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不断增加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就像树根一样,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③ 善读书,还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冯其庸先生在读《史记》时,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读《三藏法师传》时,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他76岁再登高原,成功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读书的最好方法,还是随自己的兴趣来读。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有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儿书,书的内容不是科学就是哲学,因为这类书需要清醒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头脑,这样我的一天开始了。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小说。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预备在有读诗的心情时读之,在床头,我放一本可以随时取看,也能在任何段落停止,心情一点不受影响的书。
(选自毛姆《读书的方法》,有删改)
【材料三】
8.【任务一:读书方法】下列关于“读书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面对晦涩难懂的书籍内容,应反复琢磨,下足功夫,绝不能半途而废。
B. 既要掌握将书读厚、读薄的技巧,也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C. 读书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可以同时阅读多本感兴趣的书。
D. 清晨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这时候适宜阅读历史、散文之类的书籍。
9.【任务二:解读海报】小建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一张海报(见材料三),请你从画面内容和寓意两方面解读该海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新趋势 实践探究 【任务三:分享体验】材料一中所说的“知”“行”统一就是要将阅读和实践相结合,你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吗?请谈谈你的体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
8. D
9.示例:海报的主体展示了帆船在书本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的景象,空中有书本化作的海鸥在翱翔。海报上方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书海无涯”,下有“中国梦”“读书梦”一行小字。整张海报寓意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只有怀抱中国梦、读书梦,勇于踏浪前行,才能有所收获。
10.示例:有过。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对文中的百草园十分向往,便在乡下奶奶家的小院里探寻,找到了与石井栏、皂荚树相似的景物。亲身体验后,我感受到了鲁迅儿时的快乐,对文章描绘的童年趣事有了更深的感受,读书也更有滋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