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熬”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我的母亲又
熬
过了一个严冬。
“熬”字有“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之意,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庆幸、欣慰。
答案:5. “熬”字有“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之意,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庆幸、欣慰。
6. |经历|名落孙山|与母亲刨地开垄|秋季开学|(2)
看见母亲月下劳作
|决心重返校园|
|----|----|----|----|----|----|
|情感变化|暴怒无常|(1)
心情烦乱
|失魂落魄|心酸落泪|激动万分,暗下决心|
7.
重读“都”“还”“白来遭罪”“荒死”,以强调“我”对补种荞麦的不满和消极态度;语调要急促、不耐烦,读出“我”因高考落榜而心情烦乱、对劳作充满怨气的情绪。
8. (1)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天气的炎热,烘托了“我”在高考落榜后烦躁、郁闷的心情;表现田地之荒,交代了“我”和母亲刨地开垄、撒播荞麦种补苗的原因,为下文荞麦花开遍田野,“我”重拾信心,重返校园做铺垫。
(2)
运用倒装句式,将“絮絮叨叨地”后置,表现了母亲的苦口婆心,突出了“我”的不耐烦。
9. 花语卡
荞麦花花语(关键词):(1)
希望
赠予:母亲
寄语:(2)
感谢您在我心灵深处播种了荞麦花,播种了希望,让我在遇到挫折和痛苦时能够勇敢面对。
10.
内容上,阐述了“我”对遇见挫折和痛苦时要自信自强、迎难而上、永不放弃的人生道理的感悟,同时将其与母亲种荞麦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母亲勤劳、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对母亲不放弃对“我”的期望、循循善诱教导“我”的感激之情。结构上,作为文章的结尾段,既照应了上文的情境、诗句,也照应了文章标题,总结全文,点明了主题,深化了文章主旨。
答案:6. (1) 心情烦乱 (2) 看见母亲月下劳作
7. 重读“雪白”“淡淡的”“氤氲”,以强调荞麦花颜色的雪白、花香的淡雅和荞麦地景色的美好;语调要舒缓柔和,读出作者对月下美景的陶醉和享受之情。
8. (1)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天气的炎热,烘托了“我”在高考落榜后烦躁、郁闷的心情;表现田地之荒,交代了“我”和母亲刨地开垄、撒播荞麦种补苗的原因,为下文荞麦花开遍田野,“我”重拾信心,重返校园做铺垫。 (2) 运用倒装句式,将“絮絮叨叨地”后置,表现了母亲的苦口婆心,突出了“我”的不耐烦。
9. 示例:(1) 希望(或:坚韧、努力、奋斗等,写出一个即可) (2) 感谢您在我心灵深处播种了荞麦花,播种了希望,让我在遇到挫折和痛苦时能够勇敢面对。
10. 内容上,阐述了“我”对遇见挫折和痛苦时要自信自强、迎难而上、永不放弃的人生道理的感悟,同时将其与母亲种荞麦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母亲勤劳、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对母亲不放弃对“我”的期望、循循善诱教导“我”的感激之情。结构上,作为文章的结尾段,既照应了上文的情境、诗句,也照应了文章标题,总结全文,点明了主题,深化了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