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市】下面各选项的大长方形都表示 4 平方米,阴影部分表示$\frac {4}{5}$平方米的是(
A
)。

答案:1.A 【点拨】把4平方米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平方米的$\frac{1}{5}$,也就是$\frac{4}{5}$平方米。
2. 【太原市】下面能用$\frac {2}{3}×\frac {4}{5}$表示的是(
A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2.A
3. 【合肥市】典典和华华各买一本同样的故事书,典典用去所带钱数的$\frac {1}{3}$,华华用去所带钱数的$\frac {3}{4}$,比较两人所带的钱数,(
B
)。
A.华华多
B.典典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答案:3.B 【点拨】$\frac{1}{3}×$典典带的钱数$=\frac{3}{4}×$华华带的钱数,因为$\frac{1}{3}<\frac{3}{4}$,所以典典带的钱数多。
4. 【太原市】下列每组中的两个数,不是“互为倒数”的一组是(
A
)。
A.$\frac {4}{5}$和 0.8
B.1 和 1
C.$\frac {9}{4}和\frac {4}{9}$
D.0.125 和 8
答案:4.A 【点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 【镇江市】已知 a 和 b 互为倒数,$\frac {a}{4}×\frac {b}{2}=$(
B
)。
A.8
B.$\frac {1}{8}$
C.1
D.无法确定
答案:5.B
解析:
因为$a$和$b$互为倒数,所以$ab = 1$。
$\frac{a}{4}×\frac{b}{2}=\frac{ab}{8}=\frac{1}{8}$
B
6. 【常州市】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frac {5}{9}$,第二次用去$\frac {5}{9}$米,如果第一次用去的比第二次用去的长,那么原来这根绳子的长(
A
)。
A.比 1 米长
B.比 1 米短
C.正好是 1 米
D.无法确定
答案:6.A
解析:
设绳子原长为$x$米。
第一次用去$\frac{5}{9}x$米,第二次用去$\frac{5}{9}$米。
由题意$\frac{5}{9}x > \frac{5}{9}$,两边同时除以$\frac{5}{9}$得$x > 1$。
A
7. 【南通市】人体全身共有 206 块骨头,其中手骨的块数占全身骨头的$\frac {27}{103}$,手指骨的块数又占手骨的$\frac {14}{27}$,人体的手指骨共有多少块?
答案:7.$206×\frac{27}{103}×\frac{14}{27}=28$(块)答:人体的手指骨共有28块。
8. 【白银市】五一劳动节,学校开展了“我劳动,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六年级举办了采摘活动,采摘黄瓜、西红柿、茄子共 180 kg,其中黄瓜的质量占总质量的$\frac {1}{3}$,西红柿和黄瓜的质量比是$4:5$,采摘茄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8.$180×\frac{1}{3}=60$(kg)$60×\frac{4}{5}=48$(kg)$180-60-48=72$(kg)答:采摘茄子的质量是72 kg。【点拨】西红柿和黄瓜的质量比是$4:5$,说明西红柿的质量是黄瓜的$\frac{4}{5}$。
解析:
$180×\frac{1}{3}=60$(kg)
$60×\frac{4}{5}=48$(kg)
$180 - 60 - 48=72$(kg)
答:采摘茄子的质量是72 kg。
9. 【长治市】一个老人临终留了 17 匹马给 3 个儿子,说老大分得二分之一,老二分得三分之一,老三分得九分之一,不许杀死马。如何分?
答案:9.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我们可以按18匹马进行计算。老大:$18×\frac{1}{2}=9$(匹)老二:$18×\frac{1}{3}=6$(匹)老三:$18×\frac{1}{9}=2$(匹)$9+6+2=17$(匹) 这样正好将马分完。答:老大分得了9匹马,老二分得了6匹马,老三分得了2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