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54页解析答案
8. 【拓展延伸】小文不明白郦道元为什么在描写秋季的三峡时要写“高猿长啸”,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为她解答。(4分)
【链接材料】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其感情为何如矣!
(选自《老残游记》)
①猿猴有灵性、感情丰富,能敏锐感知三峡秋季肃杀凄寒的氛围,写猿啼更能从侧面突出三峡秋季凄寒的特点。②猿猴通人性,以猿猴的悲啼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

答案:8.①猿猴有灵性、感情丰富,能敏锐感知三峡秋季肃杀凄寒的氛围,写猿啼更能从侧面突出三峡秋季凄寒的特点。②猿猴通人性,以猿猴的悲啼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每点2分)
1. 【释义有方】小语在阅读两文时不能准确把握有些词的含义,请参考表格提示帮助他理解。(4分)
|文言语句|释义方法|具体内容|释义|
|山岚设色之
|成语联想法|妙不可言|(1)
美妙、美好
|
|隐天蔽
|课内迁移法|
月星宿(《杞人忧天》)|(2)
太阳
|
|梅花为寒所
|字典查阅法|①统率;②雕刻;③训练;④强制、压制|(3)
|
|安可为俗士道哉|内容联系法|根据上下文内容和句式|(4)
怎么,难道
|
2. 【知文查义】小语阅读时无法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请你帮他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两个句子。(4分)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2)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2分)
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

3. 【对比学法】小语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较阅读,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10分)
|对比|创作背景|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写作目的|
|同|/|两文都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三峡》中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晚游六桥待月记》中的“①
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1分)|两篇文章都用了④
骈句/对偶句/短句/四字句
(1分),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实现了⑤
句式齐整/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1分)的艺术效果|/|
|异|郦道元考察河道沟渠,创作《水经注》;公元1597年,袁宏道经过多次陈请,终于辞去吴县知县|《三峡》运用②
动静结合
(1分)的手法,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晚游六桥待月记》多用③
B
(1分)(填序号)手法,如“绿烟红雾”“花态柳情”(A.对比 B.白描)|/|《三峡》表达了郦道元⑥
对三峡奇丽风光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2分);《晚游六桥待月记》表达了袁宏道⑦
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世间俗人的审美情趣的讽刺;摆脱官场,回归山水的喜悦之情
(3分)|
|对比学法|对比阅读山水文言文,应从创作背景、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出发,体会作者所寄托的不同情怀|
答案:1.
(1)美妙、美好
(2)太阳
(3)④
(4)怎么,难道(每空1分)2.
(1)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2分)
(2)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2分)3.①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1分) ②动静结合(1分)③B(1分) ④骈句/对偶句/短句/四字句(1分) ⑤句式齐整/音韵和谐/朗朗上口(1分) ⑥对三峡奇丽风光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2分)⑦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世间俗人的审美情趣的讽刺;摆脱官场,回归山水的喜悦之情(每点1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