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默写。(8分)
(1)《三峡》中用“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描写春冬之时水势减小的三峡景色,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
(2)《三峡》中,“
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
”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素湍绿潭”的水中景色以及峭壁生树的景象。
(3)《三峡》中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象:山崖上除了有奇形怪状的柏树,还有“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
”。
(4)《三峡》中总写三峡春冬之景的特点并写出作者自身感受的两句是“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
”。
答案:1.
(1)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3)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4)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每空1分)
2.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B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案:2.B(3分) 【点拨】"阙"同"缺",空隙、缺口。
3.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四处)(2分)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答案: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每处0.5分)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D
)
A.三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水经注》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汇聚成文。
C.“曦”指日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曦”就是这个意思。
D.“沿”指逆流而上,“溯”指顺流而下,“回清”指回旋的清波,“湍”指急流。
答案:4.D(3分) 【点拨】"沿"指顺流而下,"溯"指逆流而上。
5. 【学习策略】【知识运用】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
|不以
疾
也|【联想成语法】奋笔
疾
书:挥笔快速书写,形容书写时情绪激动。|(1)
快
|
|略无
阙
处|【触类旁通法】
止
有剩骨(《狼》)“止”同“只”,仅,只。|(2)
同"缺",空隙、缺口
|
|哀转久
绝
|【课内迁移法】千山鸟
飞
绝
(《江雪》)这句诗可理解为:千山万岭不见鸟的踪影。|(3)
消失
|
|属引凄异|【查阅词典法】引:①拉弓;②延长;③率领;④牵引;⑤引导;⑥长度单位。|(4)
②
(填序号)|

答案:5.
(1)快
(2)同"缺",空隙、缺口
(3)消失
(4)②(每空1分)
6. 【句子翻译】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分)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这两地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乘风飞行,也没有这么快。
答案:6.
(1)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2分)
(2)这两地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乘风飞行,也没有这么快。(2分)
7. 【内容分析】“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小语发现《三峡》的行文顺序与“峡”的字义之间有着奇妙的联系,请你简要分析。(4分)
作者以山起笔,先写山的高大连绵,勾勒全貌;(1分)然后重点描写不同季节的三峡之水;(1分)最后又通过猿啼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1分)全篇形成"山—水—山"的行文顺序,符合"两山夹水"的特色。(1分)
答案:7.作者以山起笔,先写山的高大连绵,勾勒全貌;(1分)然后重点描写不同季节的三峡之水;(1分)最后又通过猿啼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1分)全篇形成"山—水—山"的行文顺序,符合"两山夹水"的特色。(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