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现象|选文例句|方法提示|解释|
|一词多义|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
利
也|【查阅字典】①锋利,锐利;②有利,好处;③顺利;④利润|(1)
②
(2)
①
|
|词类活用|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课内迁移】无案牍之
劳
形(使……劳累)|(3)
使……定居
|
|通假字|亲戚畔之|【指出通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说
乎(同“悦”,愉快)|(4)
同“叛”,背叛
|
答案:6.
(1)②
(2)①
(3)使……定居
(4)同“叛”,背叛(每空1分)
7. 请用“/”给下面这个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2分)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答案: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每处1分)
8.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______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答案:8.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2分)
9. 阅读链接材料,文中“得道者多助”的“道”与链接材料中“得天下有道”的“道”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不一样。课文中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链接材料中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到天下的方法、途径。
答案:9.不一样。(1分)课文中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1分)链接材料中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到天下的方法、途径。(1分)
10.【学习策略】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面“选文例句”中加点的词。(4分)
|文言现象|选文例句|方法提示|解释|
|一词多义|戒之曰必敬必
戒
|【查阅字典】①警觉,戒备;②戒除,禁止;③谨慎,小心;④告诫|(1)
告诫
(2)
谨慎
|
|词类活用|富贵不能
淫
|【课内迁移】
动
心忍性(使……惊动)|(3)
使……迷惑
|
|通假字|往之女家|【指出通假】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4)
同“汝”,你
|
11. 请用“/”给下面这个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2分)
是
/
焉得
/
为大丈夫乎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分)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居无事,则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分)
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3. 文中,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中的具体内容,分析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在戴胄、何岳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戴胄在唐太宗想要处死假冒资历的人时,坚守律法,不畏皇权,据理力争。体现了大丈夫“威武不能屈”的品格。何岳夜行拾到二百余两银子,全都归还失主。一官员寄存在他家中一箱银钱,他毫不动心,想办法将钱归还。体现了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的品格。
答案:10.(1)告诫 (2)谨慎 (3)使……迷惑(4)同“汝”,你 (每空1分)
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每处1分)
12.(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居无事,则战争停息,天下太平。(2分)(2)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分)
13.戴胄在唐太宗想要处死假冒资历的人时,坚守律法,不畏皇权,据理力争。体现了大丈夫“威武不能屈”的品格。(2分)何岳夜行拾到二百余两银子,全都归还失主。一官员寄存在他家中一箱银钱,他毫不动心,想办法将钱归还。体现了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的品格。(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