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无锡江阴期中)研究人员采用草酸钴(${CoC_{2}O_{4}}$)作为锂硫电池的电化学催化剂,提高电池的寿命、性能和储能能力。草酸钴中钴元素显+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C
)
A.-4
B.0
C.+3
D.+4
答案:C
解析:
解: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
在草酸钴(CoC₂O₄)中,钴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 + 2x + 4×(-2) = 0
2x - 6 = 0
2x = 6
x = +3
答案:C
2. (2024·青岛)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C
)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
C.三个氯原子:3Cl
D.${Na_{2}O}$中氧元素显-2价:${Na_{2}\overset{2-}{O}}$
答案:C
解析:
解:A.两个氧分子应表示为2O₂,A错误;
B.氢氧根离子应表示为OH⁻,B错误;
C.三个氯原子表示为3Cl,C正确;
D.Na₂O中氧元素显-2价应表示为Na₂$\overset{-2}{O}$,D错误。
答案:C
3. 已知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6,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C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氧化物中氮、氧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比为$\frac {7}{14}:\frac {16}{16}=1:2$,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可以为$NO_{2}$。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故本题选C。
4. (2024·宿迁泗阳三模)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通过以下反应转化为氧气:${4KO_{2} + 4CO_{2} + 2H_{2}O\xlongequal{}4KHCO_{3} + 3O_{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均属于氧化物
B.二氧化碳、水、氧气均由分子构成
C.碳酸氢钾(${KHCO_{3}}$)中钾离子符号是${K^{1+}}$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析:$KO_{2}$、$CO_{2}$、$H_{2}O$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A正确。二氧化碳、水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B正确。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钾离子符号是$K^{+}$,C错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正确。故本题选C。
5. (2024·镇江丹阳段考)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_{3}}$)、赤铜(${Cu_{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circ}C$时,${ZnCO_{3}}$可分解为一种金属氧化物和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态氧化物,最终得到一种外观似黄金的锌铜合金。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 两个碳酸根离子:
$2CO_{3}^{2-}$
。
(2) 标出${Cu_{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overset{+1}{Cu_{2}}O$
。
(3) 两个铜原子:
2Cu
。
(4) ${ZnCO_{3}}$分解生成
ZnO
和
$CO_{2}$
。
答案:(1)$2CO_{3}^{2-}$ (2)$\overset{+1}{Cu_{2}}O$ (3)2Cu (4)ZnO $CO_{2}$
(1) Li属于
金属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
电子。
(2) 图③中微观粒子共能表示
3
种元素,属于原子的是
B
。
(3) A、B、C三种微观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B
。
(4) 写出C所表示的微观粒子符号:
S^{2-}
,B、C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Na_{2}S
。
答案:(1)金属 6.941 失 (2)3 B (3)B (4)$S^{2-}$ $Na_{2}S$
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B
)
A.${C + O_{2}\xlongequal{燃烧}CO_{2}}$
B.${2HgO\xlongequal{\triangle}2Hg + O_{2}\uparrow}$
C.${4P + 3O_{2}\xlongequal{点燃}2P_{2}O_{3}}$
D.${Al + O_{2}\xlongequal{点燃}Al_{2}O_{3}}$
答案:B
解析:
解:A. 反应条件应为“点燃”,正确方程式为${C + O_{2}\xlongequal{点燃}CO_{2}}$,故A错误;
B. 化学方程式${2HgO\xlongequal{\triangle}2Hg + O_{2}\uparrow}$书写正确,故B正确;
C. 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方程式为${4P + 5O_{2}\xlongequal{点燃}2P_{2}O_{5}}$,故C错误;
D. 方程式未配平,正确方程式为${4Al + 3O_{2}\xlongequal{点燃}2Al_{2}O_{3}}$,故D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