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江苏专版 第80页解析答案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1)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填字母),理由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使天平不平衡

(2)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 CuSO_{4} = Cu + FeSO_{4}}$

(3)实验B中用激光手电引燃白磷后,锥形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锥形瓶中细沙的作用是
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先膨胀后变瘪
,如果去掉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橡皮塞被冲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P + 5O_{2}\xlongequal{点燃}2P_{2}O_{5}}$

(4)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反应过程中需要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则反应必须在
密闭
的容器中进行。
答案:(1)C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使天平不平衡 (2)${Fe + CuSO_{4} = Cu + FeSO_{4}}$ (3)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先膨胀后变瘪 橡皮塞被冲开 ${4P + 5O_{2}\xlongequal{点燃}2P_{2}O_{5}}$ (4)密闭
2.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B
)
A.100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0g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C.水结成冰的前后总质量不发生改变,这有力地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A+B= C+D中,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解: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氧气逸出,固体质量减小,100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小于100g,A错误;
B.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故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B正确;
C.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C错误;
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D错误。
答案:B
3. 将一小粒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和一种碱性物质,则该碱性物质可能是 (
C
)
A.碳酸钾
B.硫酸钾
C.氢氧化钾
D.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为钾(K)和水(H₂O),含有的元素为K、H、O。
A选项碳酸钾(K₂CO₃)含碳元素,反应物中无碳元素,不可能生成;
B选项硫酸钾(K₂SO₄)含硫元素,反应物中无硫元素,不可能生成;
C选项氢氧化钾(KOH)含K、H、O元素,与反应物元素种类一致,可能生成;
D选项氢氧化钠(NaOH)含钠元素,反应物中无钠元素,不可能生成。
结论:该碱性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钾。
答案:C
4. 田径比赛时,发令枪响的同时会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_3+6P\xlongequal{撞击}3X+5K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KCl由原子构成
B.X的化学式为$P_2O_5$
C.该反应有气体产生
D.反应的$KClO_3$与P的质量之比为122.5:31
答案:B
解析:
解:
A. KCl由离子构成,A错误;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K、Cl、O、P原子个数分别为5、5、15、6,反应后已有K、Cl原子个数分别为5、5,则3X中含6个P原子、15个O原子,X化学式为P₂O₅,B正确;
C. 反应产物为P₂O₅(固体)和KCl(固体),无气体产生,C错误;
D. KClO₃与P的质量比为(5×122.5):(6×31)=612.5:186≠122.5:31,D错误。
答案:B
5.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化学式量分别为m和n,则Z的化学式量为m+n
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答案:C 解析:X、Y 反应生成 Z,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因此 Z 一定是化合物,A 正确;在反应中,X、Y、Z 三种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比为 2:1:2,B 正确;若 X 和 Y 的化学式量分别为 m 和 n,则 Z 的化学式量为 $\frac{2m + n}{2}$,C 错误;若 a g X 完全反应生成 b g Z,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会消耗 $(b - a)$ g Y,D 正确。故本题选 C。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