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24·宿迁泗洪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的是 (
D
)
A.$C_{2}H_{2}和C_{6}H_{6}$
B.$H_{2}O_{2}和H_{2}S$
C.$H_{2}SO_{4}和Cu(OH)_{2}$
D.$H_{2}SO_{4}和H_{3}PO_{4}$
答案:6. D 解析:$\mathrm{C_2H_2}$ 和 $\mathrm{C_6H_6}$ 两种化合物的最简式均为“$\mathrm{CH}$”,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因此 $\mathrm{H_2O_2}$ 和 $\mathrm{H_2S}$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化学式中所含氢原子个数相同,因此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mathrm{H_2SO_4}$ 和 $\mathrm{Cu(OH)_2}$ 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98$,且化学式中所含氢原子个数相同,因此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mathrm{H_2SO_4}$ 和 $\mathrm{H_3PO_4}$ 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98$,但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不同,因此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故本题选 D。
7. 要使$CuO和Cu_{2}O$含有相同质量的铜元素,则$CuO和Cu_{2}O$的质量比是 (
C
)
A.$5:9$
B.$1:1$
C.$10:9$
D.$2:1$
答案:7. C 解析:若 $\mathrm{CuO}$ 和 $\mathrm{Cu_2O}$ 含有相同质量的铜元素,则 $\mathrm{CuO}$ 和 $\mathrm{Cu_2O}$ 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 $2:1$,即 $\mathrm{CuO}$ 和 $\mathrm{Cu_2O}$ 的质量比为 $(2×80):144=10:9$,C 正确。故本题选 C。
8. (2024·盐城东台期中)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C_{8}H_{11}NO_{2}$)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B.多巴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1个多巴胺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多巴胺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8. D 解析:多巴胺 $(\mathrm{C_8H_{11}NO_2})$ 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8):(16×2)=3:1$,A 正确。多巴胺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8):(1×11):14:(16×2)=96:11:14:32$,则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 正确。$1$ 个多巴胺分子是由 $8$ 个碳原子、$11$ 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 $1$ 个多巴胺分子由 $22$ 个原子构成,C 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多巴胺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D 错误。故本题选 D。
9.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图是某品牌补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葡萄糖酸锌只含非金属元素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答案:9. C 解析:葡萄糖酸锌 $(\mathrm{C_{12}H_{22}O_{14}Zn})$ 中锌元素为金属元素,A 错误;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2):(1×22):(16×14):65=144:22:224:65$,则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D 错误;每支口服液含锌 $6.5\mathrm{mg}$,则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的质量为 $\frac{6.5\mathrm{mg}}{\frac{65}{12×12+1×22+16×14+65}×100\%}=45.5\mathrm{mg}$,C 正确。故本题选 C。
10. 等质量的$CO和CO_{2}$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4
。等质量的$CO和CO_{2}$两种物质中$CO和CO_{2}$分子个数比为
11:7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0. 11:14 11:7 解析:设 $\mathrm{CO}$ 和 $\mathrm{CO_2}$ 的质量都为 $44\mathrm{g}$,则 $\mathrm{CO}$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44\mathrm{g}×(\frac{16}{28}×100\%)=\frac{11×16}{7}\mathrm{g}$,$\mathrm{CO_2}$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44\mathrm{g}×(\frac{16×2}{44}×100\%)=32\mathrm{g}$,则等质量的 $\mathrm{CO}$ 和 $\mathrm{CO_2}$ 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frac{11×16}{7}\mathrm{g}:32\mathrm{g}=11:14$。$\mathrm{C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mathrm{CO_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设 $\mathrm{CO}$ 和 $\mathrm{CO_2}$ 两种物质的质量均为 $m$,则等质量的 $\mathrm{CO}$ 和 $\mathrm{CO_2}$ 两种物质中 $\mathrm{CO}$ 和 $\mathrm{CO_2}$ 分子个数比为 $\frac{m}{28}:\frac{m}{44}=11:7$。
解析:
设$\mathrm{CO}$和$\mathrm{CO_2}$的质量都为$m$。
氧元素质量比:
$\mathrm{CO}$中氧元素质量为$m×\frac{16}{28}=\frac{4m}{7}$,
$\mathrm{CO_2}$中氧元素质量为$m×\frac{32}{44}=\frac{8m}{11}$,
质量比为$\frac{4m}{7}:\frac{8m}{11}=11:14$。
分子个数比:
分子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frac{m}{28}:\frac{m}{44}=11:7$。
11:14;11:7
11.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肼($N_{2}H_{4}$)是一种燃料,燃烧时放热多、无污染,故可作火箭的燃料,肼中氮、氢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比是
1:2
(填最简整数比),肼的化学式量为
32
。
(2)偏二甲肼($C_{2}H_{8}N_{2}$)也是一种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2:7
(填最简整数比)。
(3)$6g$偏二甲肼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则 $6\mathrm{g}×(\frac{12×2}{12×2+1×8+14×2}×100\%)=x×(\frac{12}{12+16×2}×100\%)$,解得 $x=8.8\mathrm{g}$。答:$6\mathrm{g}$ 偏二甲肼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 $8.8\mathrm{g}$ 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答案:11. (1) 1:2 32 (2) 6:2:7 (3) 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则 $6\mathrm{g}×(\frac{12×2}{12×2+1×8+14×2}×100\%)=x×(\frac{12}{12+16×2}×100\%)$,解得 $x=8.8\mathrm{g}$。答:$6\mathrm{g}$ 偏二甲肼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 $8.8\mathrm{g}$ 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12. $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可能是 (
A
)
A.$SO_{2}$
B.$SO_{3}$
C.$NO_{2}$
D.$CO_{2}$
答案:12. A 解析:$\mathrm{C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rac{16}{12+16}×100\%\approx57.1\%>55\%$,故 $\mathrm{X}$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小于 $55\%$。$\mathrm{SO_2}$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rac{16×2}{32+16×2}×100\%=50\%$,$\mathrm{SO_3}$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rac{16×3}{32+16×3}×100\%=60\%$,$\mathrm{NO_2}$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rac{16×2}{14+16×2}×100\%\approx69.6\%$,$\mathrm{CO_2}$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rac{16×2}{12+16×2}×100\%\approx72.7\%$。$\mathrm{SO_2}$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小于 $55\%$,故 $\mathrm{X}$ 可能是 $\mathrm{SO_2}$。故本题选 A。
13. (2023·绥化)同学们对含有$K_{2}SO_{4}$、$K_{2}SO_{3}$、$K_{2}S$的混合物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
A.$48.2\%$
B.$47.3\%$
C.$46.4\%$
D.$49.1\%$
答案:13. A 解析:$\mathrm{K_2SO_4}$、$\mathrm{K_2SO_3}$、$\mathrm{K_2S}$ 中钾、硫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比均为 $2:1$,则混合物中钾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39×2):32=39:16$。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则含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32\%)×\frac{39}{39+16}\approx48.2\%$。故本题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