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故事,表现了他不屈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中,我觉得以下两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力。 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多个语言情境,促使学生进行语言与想象力的训练,如:当经过20多年奋斗,6次修改,在50多岁时终于完成了《国榷》,他在想些什么?如:当《国榷》被盗,他起初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而后又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如:当新的《国榷》出炉,他又会有怎样的感受?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了角色定位和想象的环境,再现当时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想象能力,同时也训练了表达能力。 二、有目的品词析句 教学中,紧紧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引导,比如第一小节中的“20多年、6次、50多岁时、400多万字”,让学生明白谈迁编写《国榷》很不容易。再如,请学生找出描写新《国榷》的词句,学生们找到了“104卷、428万4千字、翔实、精彩。”再通过朗读感受新《国榷》出炉的不容易和谈迁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的教学,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品词析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的朗读技巧还有待提高,比如对于关键词句的品读还不到位,都需要好好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