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信息发布者:admin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重点抓住“迎客松‘奇’在哪里?”这个问题来引领学生研读课文,并练习画面,让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并出示了想象说话练习: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 )……在学生练说的基础上,再增加其难度: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