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现代文阅读。⑴在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栖息着南极鳕鱼、松浮鱼、蛇齿鱼
现代文阅读。⑴在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栖息着南极鳕鱼、松浮鱼、蛇齿鱼
信息发布者:香草
现代文阅读。
⑴在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栖息着南极鳕鱼、松浮鱼、蛇齿鱼,南极多斑鱼等100多种鱼类,这些鱼鱼体小,一般体长只有25厘米,生长速度缓慢、多数系底栖性鱼类。
⑵人的血清在-0.56℃就会冻结,一般鱼类也大致相同。但是,冬天生活在南大洋中的鱼类却能经受-2℃左右的低温而安然无恙。海水的冰点约为-1.85℃,为什么南极鱼的血清在这一温度下却不会冻结呢?原来,在这些鱼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抗冻糖蛋白。有趣的是,一到夏天,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这类鱼的脑垂体将会自己调节,使血液中不再产生抗冻糖蛋白。
⑶7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费尔教授从南极的一种鳕鱼的血液中,分离出8种分子量不同的抗冻糖蛋白,发现它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使水难以冻结的本领。科学家经过实验表明,如果将抗冻糖蛋白从南极鱼的血液中除去,那么它的血液与一般血液没有多大区别,也会在同样的温度下结冰。
⑷抗冻糖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非常大的物质,即使溶解的质量稍多些,摩尔浓度(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抗冻糖蛋白的个数)也是非常低的,而血液基本上仍旧保持着相同的张力。那么,为什么抗冻糖蛋白的浓度如此之小,却能使血液的凝固点发生这样大幅度的下降呢?显然,这一事实用传统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理论”是无法解释的。费尔教授等认为,这是因为抗冻糖蛋白分子能挤入互相靠近的两个细微冰晶体的间隙中,从而阻止了冰晶体的生长。即抗冻糖蛋白分子吸附于界面,阻止了水分子向冰晶体方向移动,使凝固点大幅度降低。
⑸因此,南极鱼不怕冻。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
2.本文第二段划线句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第三段加粗的字“经过实验”不能去掉,为什么?
4.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5.水的冰点是0℃,在第二段中提出“海水的冰点约为-1.85℃”,为什么?根据你掌握的知识,结合选文找出能解释这一现象的一句。
参考答案:
1.南极鱼不怕冻的原因
2.作比较、列数字,说明南极鱼的血清具有抗冻的特点。
3.因为科学家的发现不是主观臆断猜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实践探究(实验论证)才得到准确的结论;同时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4.逻辑,抗冻糖蛋白分子能挤入互相靠近的两个细微冰晶体的间隙中,从而阻止了冰晶体的生长。
5.海水含有盐等其他成分,凝固点自会降低,传统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理论”。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