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张孝基仁爱许昌1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张孝基仁爱许昌1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
张孝基仁爱
许昌1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能自力,颇驯谨2,无他过。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4分)
(1)尽以家财付孝基( )
(2)孝基博使灌园( )
小题2:翻译(2分)
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小题3:文中“其子丐于途”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1分)
小题4:从文中看,张孝基的仁爱具体表现在:(1)
(2)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全、都(2)让、叫
小题2:如果能够通过灌园来获得食物,太幸运了! (2分)
小题3: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1分)
小题4:张孝基给了富人的儿子改过自新的机会或看见富人的儿子乞讨叫他灌园,给他饭吃。张孝基看见富人的儿子已经改过自新,还了他应得的财产(2分)
小题1:试题分析:“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其意思基本上固定,译为“全,都”,。“使”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根据语境应为动词,可用“让、叫、命令”等动词来解释。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如得”等。“如得”是两个词,应译为“如果能够”,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用原文句子回答”是回答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其子丐于途”附近寻找,可找到“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即可作答。
点评:首先要理解语段或文章大意,然后到问题出现的句子附近去寻找答案。题干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不要求用原文语句的也首选原文语句。
小题4:试题分析:读原文可知,“张孝基的仁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收留了富人的儿子,并叫他灌园,给他饭吃,不至于饿死;其二是张孝基见富人的儿子还有药可医,就把他父亲的财产给了他”。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通读全文,将故事的情节做一下梳理,然后加以概括整合,把切题的答案总结出来。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