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4分)
(1)炀帝意犹不足( ) (2)遂致灭亡(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竟然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B.终于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C.居然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D.于是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小题3: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小题4: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 、 的君王。(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满足(2)导致(招引)(引来)
小题2: D
小题3:)百姓不堪
小题4: 勤恳治国、以民为本(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足”在文言文中是多义字,根据语境,结合上下文,应译为“满足”。“致”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即“导致”。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另外根据上下文语境去推断,也是不错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遂” “安乐”。“遂”根据语境推断,在句中应译为“于是”,“安乐”是安居乐业的意思。把这几个字词的意思连缀起来,故应选择D。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用原文回答”是审题的要点,在原文中从前向后寻找,关键语句是“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由此可知,“遂致灭亡”之前的语句就是答案,即“百姓不堪”。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要求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词语)回答。
小题4:试题分析:“哪些优秀品质”是审题的要点,寻找范围是正确答题的保障,答案应在选文后半部分寻找,即“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根据这些语句,我们可知,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君主。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侧面描写等加以推断。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