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题。(16分)赵且①伐②燕。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题。(16分)
赵且①伐②燕。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 蚌方出曝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⑧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⑨,以弊⑩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且:副词,将要。②伐:讨伐,攻打。③苏代:战国时期的辩士。④惠王:赵惠文王。⑤易水:河流名。在河北省西部。⑥曝(pù):晒太阳。⑦鹬(yù):水鸟名,常在水边或田野捕吃小鱼、小虫和虾类。⑧禽:同“擒”,捕捉,抓住。⑨相支:相持,对峙的意思。⑩弊:同“蔽”,蒙蔽。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4分)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2)蚌合而拑其喙           
(3)今日不雨                       (4)乃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4:这则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     _ ,     _ 。文中苏代借用故事劝说
赵惠文王有什么好处?(3分)
                                      _                                         
                                      _                                   

参考答案:

小题1:正;(鸟的)嘴;下雨;停止
小题2:B
小题3:(1)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就把它们俩一起捕抓住了。
(2分)(2)除非(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除非(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分)(3)心中想的是(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上百的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小题4:(1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形象生动,让赵惠王能够清楚地明白当前的形势和自己国家所处的境地,从而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放弃攻打燕国。

小题1:试题分析:“方、止”的意思在文言文中较为固定,根据语境即可解释出来。“喙”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为“下雨”之意。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2:试题分析:B项中的两个“其”都是代词,“它们的”。另外还可用把每组加以比较的方法进行验证。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区别多义词的意思,一定要知道它的用法有哪些,然后再放到语境中加以辨析。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并禽” “自”“ 曦”等。“并禽”中的“禽”是通假字。“自”是“如果”的意思。“曦”本意是日光,在句中应译为“太阳”。这几个都是易错的。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成语大家都知道,关键是要把字抄对。讲故事加以劝说即是婉谏,起到了让人在故事中明白道理,易于使别人接受的作用。
点评:理解故事及其主旨,,一定要根据故事的内容、人物的言行等来整体感知的,揣摩出故事的主旨,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故事的内涵。另外,说话的方式有两种,即直言和婉言,婉言在一般情境下更易于使人接受。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