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复习导入
1.默写本课词语。
绘画 承认 疲倦 陈列 租房 一杯 购买 错误
成绩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板书课题)上一节课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谁来说说是哪三个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共同探讨这三个问题。
板块二:品读课文
(一)探究“为什么励志学画”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大组交流意见。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
“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
5.同学们,1919年徐悲鸿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我们中国贫穷落后,国内战争不断,经常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外国常遭人看不起……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读这一节。6.听了外国学生的话,徐悲鸿是怎样表现的呢?你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呢?(有骨气、有志向)从徐悲鸿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什么?(爱国)齐读第3小节。
(二)探究“怎样励志学画”
过渡:的确,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第二大段。
1.任务驱动
2.巡视并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导学
(1)比较句子。出示:
(a)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两个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何不同?
再读读这段话,有什么发现吗?
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通常用来作比的两种事物之间都会有相似之处,徐悲鸿和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过渡段。“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作者通过这个词把课文的前后联接了起来,这一段在这儿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称这样的段落为——过渡段。
(2)第5小节。哪些词语突出描写了徐悲鸿奋发努力?(每逢、常常、一整天)谁来读一读?读着这些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男同学带着你们的体会,读好这一节。
(3)第6小节。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生活清苦?
他住的是——一间小阁楼。一到夏天,小阁楼是多么炎热,一到冬天,小阁楼又是多么阴冷,如果让你住在这样的小阁楼,你会怎样?徐悲鸿却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住了三年。
他吃的是——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不是一餐如此,一天如此,而是“经常每餐”,如果你每天每餐都吃这些,你会怎么样?徐悲鸿却整整吃了三年。
是什么让徐悲鸿宁愿过着如此清苦的生活呢?
女同学一起读读这段话。
(4)课文既然写徐悲鸿励志学画,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笔墨写他的生活清苦呢?
是呀,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徐悲鸿依然能够奋发努力,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齐读课文的4-6节,好好体会体会。
4.学习构段
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5. 同学们,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徐悲鸿学习的勤奋,生活的清苦,现在,不妨让我们再来欣赏徐悲鸿的作品,看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第三板块: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