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故所举    (        )           ②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③为东莱太守 (        )           ④何谓无知            (       )
小题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物外之趣B.昂首观之
C.驱之别院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题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小题4:翻译句子(4分)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5: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从前、过去;到;担任;说
小题1:D
小题1: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小题1:(1)、老朋友了解你,你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什么道理呢?
(2)、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小题1:表现了杨震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格。

小题1:试题分析:①“故”,一词多义,从前,过去。②“至”一词多义,到。③“为”,动词,担任。④“谓”,一词多义,说。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1:试题分析:“当之郡”中“之”是动词,“去,到”的意思。A、“之”是助词,“的”的意思,它们的用法不相同;B、“之”是代词,指的是“蚊子”,它们的用法不相同C、“之”是代词,指的是“蛤蟆”,它们的用法不相同;D、“之”是动词词,“去”的意思,它们的用法相同。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的含义是“到了晚上,揣了十两银子送给杨震”,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到了晚上、揣了十两银子、送给杨震”,即“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故人”(老朋友)、“知”(了解)、“何”(什么)、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向”(想象)、 “或”(有时)、“果然”(果真)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1:试题分析:杨震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银子来赠送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