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预设:5分钟) 1.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一首《所见》。
2.释题。 (看见) 所看见的东西。
第二板块: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预设:15分钟) ●预习作业1 学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预习作业2 1.指导朗读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振:震荡 意欲:想要 立:站立,停止不前 学生互相交流 预设: 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穿透了树林,回环呼应,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诗人看到了;牧童、黄牛、树林、蝉) (放牛的) 第三板块: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预设:18分钟) 交流各自收获。 (一、歌唱图 二、捕蝉图) 学生交流
3.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同桌交流 预设: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穿透了树林,回环呼应, 4.(学生交流,补充)
5.读读这两句诗
6.再读读,提出这两句中不懂的地方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振:震荡)
齐读 学生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8.学生来表演
9.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10.汇报交流。 11. 动作表演闭口立:
12.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齐读
第四板块:总结内化(2分钟) 预设:(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齐诵
|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 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3.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什么?(诗人),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 第二板块: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 预习作业1: 课前你查阅了有关诗人的资料了吗?你了解了诗人吗? 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有贤名的县令。代表作《随园诗话》) ●预习作业2 1. 指名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2.自由读诗,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自由读熟后,在小组内互相朗读。 3.理解诗句中字的字意。
4.交流诗句的意思。
5. 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 6.什么样的孩子叫牧童? 第三板块: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1.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情景? 2.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 ●歌唱图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图)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他的歌声怎么样?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它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捕蝉图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位学生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心想”。“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4.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15.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第四板块:总结内化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从中不难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
板块一:复习导入 1.背诵《寻隐者不遇》。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这是描写孩童童真童趣的诗歌。联系已学的《小池》、《小儿垂钓》。 3.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有贤名的县令。代表作《随园诗话》) 4.解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板块二:预习导学 1.通过预习,有哪些疑惑? 2.重点指导:欲、樾、林樾、鸣、捕。 3.你读懂了什么? 板块三:品悟诗意 任务驱动 4.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5.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6.导学。 ①选择一名中等生和优等生回答。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① 选择两名名学生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② 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8.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9.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10.导学。 ①选择一名学生回答。相机指导,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②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欲” )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③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继续前进了,惟恐惊动了知了。) ④看来,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有“骑、振、捕、闭、立这样一写,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写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牧童给读活了⑤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板块四:领悟诗情 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1.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2.指导感情朗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板块五:拓展延伸 1.任务驱动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7.导学 (1)抓住人物的活动、神态进行细致地刻画。 (2)合理想象牧童的心理活动。 板块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从中不难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