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柳色说课设计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教材分析
《大唐柳色》是一篇抒情的课外散文。作者借助对大唐柳色的追寻,来感怀唐代文人的放达、恬淡与多情,表达对唐人身处逆境但勇而有为,追求功名但不谄媚权贵,潇洒放达却又缠绵多情的精神品质的歌颂与赞美,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今人无法企及的悲哀与忧叹之情。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穿插大量的唐诗更增添了无限的韵致,折柳相送的习俗耐人寻味,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是一篇语感训练的好材料,更是性情陶冶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中学的大门,他们天真活泼、乐学好思。但年龄小、人生阅历浅薄,文学作品积累的数量有限,因此对于借物抒情,主旨深刻的散文来说,他们在语言品析、主旨把握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读不懂文章是他们最大的困惑。
三、教学目标
《课标》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结合课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
1、感知内容,感悟主旨
2、探究抒情散文的阅读规律
3、学唐人风范,做当代新人
其中前两点是重点,后一点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文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感知内容,通过品析词句感悟主旨思想,通过对比反思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获得阅读规律。并融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性教学模式“课堂质疑”、“交流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听音乐《渭城曲》营造凄清的送别气氛,使学生初步感受唐人的浪漫与多情,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步,从询问学生预习的困惑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第三步,第一点:从题目入,抓住写作对象——柳色,进而指导学生朗读,感知文章的写作内容,进行语感训练,分析词句,概括柳色的特点和唐人的神韵。落实目标1。
问题设置:
1、观察题目:你能从题目中发现作者要写什么吗?(柳色)板书
2、除了柳,作者还重点写了什么?二者各有什么特点?(请各用原文的三个词语回答)
预设:柳:潇洒、清新、多情。
人:放达、恬淡、缠绵
如果特点找不全,可以引导找段落或启发学生相互交流。
过渡问题:
1-3段概括的写了唐人的神韵与风采,4-13段又些了什么呢?
第二点:理思路、品语言、析唐人
分析唐人品质,是本课重点,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途径,示例是方法引导。分析唐人的特点是感悟主旨的基础更是训练语感的重要环节。
问题设置:1、文章哪些段落具体表现了唐人的神韵风范?哪些语段词句令你感动?(先圈点批注,稍后交流。)不懂之处也可提出疑问,共同探究。
预设示例:赏析读第六自然段做投影演示
“这三个排比句让我感到了唐人的放达,或送行或远征,身遭贬谪,不免孤独寂寞,但他们仍然眼中有美景,心中有自信,让我联想到……他们分明是把人生的遭遇与挫折当成了享受,乐观豁达让人钦佩。”(词语、修辞、句式等)
2、作者对唐人有着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语句感悟到的?
预设:向往、追寻、歌颂、赞美
第三点:悟主旨、受启发,
感悟主旨是本课难点。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感悟唐人风采与神韵,陶冶性情。在感悟作者的忧叹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自觉树立做一个勇敢自信,乐观豁达,追求高尚的人的远大目标。
示例是方法引导,仿写是语言训练强化语感手段
1、除了唐人外作者还写了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依据二段末句阐发联想)
2、你觉得现代人的“悲哀”指什么?你感到这种悲哀了吗?有什么启发?
预设:现代人无法企及,无法进入唐人的境界,焕发唐人风采
胆小畏缩,患得患失,惧怕权贵,沉迷自足,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无信仰无追求…
3、感悟示例:
读《大唐柳色》从 中 我感悟到 ,
启发了我 。
4、老师感悟主旨展示,目的引领示范,激发兴趣
第四步,引导学生小结反思,总结规律
问题设置1、本文是抒情的散文这类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把握,回顾这堂课的过程我们是怎样把本文的主旨感悟出来的呢?学生回顾
2、如何把握借物抒情散文的主旨?
读题目—知内容(柳—人)
理思路—品语言(新—高)
悟情感—受启发(颂—伤)
第五步,作业:注重积累,课外延伸
1、积累本文出现的唐诗及精彩的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
2、课外选读自学自练134页《访梅不遇》写出你对本文主旨的感悟,不少于200字。
板书设计
大唐柳色 余显斌
物(柳)——人(唐) 颂古 伤今
潇洒 放达(遭贬不悲、勇而有为、自信乐观)
清新 恬淡(重功名积极进取、重品格拂袖而归)
多情 缠绵(重友情纯洁、真挚、深厚、永恒)
六、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依据文体特点及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析感知内容,研读文本,抓住重要词句,分析人物品质,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为突破难点,教师从物象到人品,从古人到今人,逐渐搭设台阶通过对比、反思、示范等手段,设计由浅人深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课堂质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热情,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主旨,得到借物抒情散文的阅读规律。引领示范的效果较好,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我感觉本文文化内涵很丰富,但我挖掘的不够深入。指导学生拓展延伸的不够多。今后应注重引领学生阅读更多的优秀文章,开展比较阅读,读后感征文等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积累的优秀文学作品,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