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说课内容】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
【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讲述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把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放在二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我想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通过分析教材并结合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本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苦,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服洪水为民造福的。
现在的孩子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加上故事背景时代久远,因而对大禹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体会大禹的献身精神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通过朗读、想像、联系学生实际进行角色体验的方法加深理解和体会。
【说教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我发现本课有几处想象的训练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采用“读中感悟”的方式,运用创设情景法、问题引导法、阅读讨论法引导学生读书、想象和交流。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说学情、说学法】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和阅读技能。他们喜欢朗读,想象丰富、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本节课学生通过“读、思、议、悟”自主参与、积极学习,构建了有活力的课堂。
【说教学流程】
一、习旧引新 迁情入境
我从谈洪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引入课题,解题。通过两个同音字“治”与”制“的比较,学生既区分了字义,同时又用“治理、制服”这两个词统领起全篇,激发学生探知兴趣。
整体感知后观看洪水泛滥的视频,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灾情的严重、百姓无家可归的处境以及大禹此时此刻的心情,为下文的学习渲染了心理氛围。。
二、创设情境, 读中设境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来贯穿本节课的教学。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1.巧抓想象点,学生“情感蔓延”
情动才涌。我设计了两处想象训练:想象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通过想象体会到大禹的辛苦及面对困难无畏的精神,。
2.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运用朗读的牵引。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禹下决心治理洪水” “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等重点词语、句子读的训练,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看到大禹治理洪水的决心、用心、恒心 、责任心,从而感受到大禹治理洪水的顽强意志。大禹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饱满起来。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空白”,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像感人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这段内容的教学,先通过填空练习,让学生体会一连串数量词的运用的精妙。再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站在禹的儿子的角度想一想:缺失父爱的童年,他的童年少了多少欢乐?接着设定典型场景进一步渲染:大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跑去问母亲。他会怎样问母亲?母亲怎样回答?用问答再一次拨动学生心弦,学生领悟到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大禹为了让千万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舍小家顾大家。引出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此时再让学生谈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至此,大禹的勇敢无畏、智慧、无私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扎了根,人物变得立体。学生在境中悟情,读中思索,体会了大禹的伟大精神,达到入境、动情、达理。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漫长的13年,大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制服了洪水。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引入第四段的教学。这段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看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轻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情景的图片,理解“安定”。教师追问:是谁给老百姓带来的这样的日子?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和课文开头的一幕人们无家可归的生活状态对比,进一步认识到大禹的功劳。最后升华情感:教师再一次质疑: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大”禹?从“大”字体会人们对英雄的尊重和爱戴。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五、全课总结,课外拓展
全课结束,我对大禹的精神进行小结,指出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推荐阅读《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
有兴趣的同学搜集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
练习的设计,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增加积累,拓展视野。 【说板书设计】
15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意志坚,
踏遍万水和千山。
三过家门而不入,
英雄美名代代传。
这节课的板书是将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连结成诗的形式呈现的,是对大禹人物精神的概括提炼,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