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2分)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

信息发布者:香草
文言文阅读(12分)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解:①值:适逢。    ②郡:此指城。   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小题1: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A.具答之B.水陆草木之花
C.大道之行也D.何陋之有?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今死矣,子速去。
(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小题3: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1)我现在要死了,你赶快离开。
(2)(我)从老远的地方来看你,可你却让我离开,使我成为一个不讲道义而只顾求生
的人,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3) 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
小题3:友情无价。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赤城的友爱,它比生命还值得人们珍惜。

小题1: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之”是助词,译为“的”,B项中的“之”与它同义。A中的是代词,C中的用于主谓之间,无义。D中的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去”“败义以求生”“委”等。其中“去”古义都是“离开”。“败义以求生”译为“不顾道义来求得生存”。“委”译为“丢下、放弃”,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荀巨伯在危难之时不肯弃友人而去,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还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义的坚守。
点评:谈感受或启示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关键情节提取生发感受或启示,不要本末倒置,不顾枝干只管细枝末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