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疲倦的人说课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说教材:
课文记叙了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先总写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第1节);再撷取了陈景润生活、工作中的几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陈景润不知疲倦、孜孜以求、争分夺秒的工作、生活状态(2-5节);最后写陈景润终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第6节)。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伟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自己坚强毅力的支撑。陈景润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二、说学情:
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入到三年级下,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初步读通、读懂文章。而是要求孩子在读的同时能够善于思考,积极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大胆提问的学习习惯。但如何使孩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着力训练的目标。教给孩子从不理解的词语出发,结合句子,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要让学生敢问、善问。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阅读教学继续学习质疑问难的方法,重点学习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的要求出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9个“孜、朦、胧、曙、沓、浸、弋、攀、登”,积累词语9个“不知疲倦、孜孜不倦、黎明、朦胧、曙光、一沓、沉浸、游弋、攀登”。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节。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4、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四、说教学设计:
《不知疲倦的人》讲的是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它是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结合第七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陈景润是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陈景润对于他们还是比较陌生的。课前可以稍作介绍。出示课题之后,先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可以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建立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而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读课题时存疑,有了较为强烈的读文的愿望。既培养了孩子敢问、乐问的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一举两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释疑能力。也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增添了自信。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先解决部分简单的问题。结合“不知疲倦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简单了解陈景润,并及时针对第一小节再质疑,尤其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质疑,培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3、围绕问题,学习课文。 文章较长,一课时对于老师来说显得尤为宝贵。如何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抓住关键句子展开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两句句子:“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 “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这句句子中的“沉浸、游弋”两个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质疑,更要教会学生释疑的方法。可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本意,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沉浸在书堆里”说明陈景润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干,使自己完全处在书的境界之中。“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照字面的理解是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巡逻,意思就是指陈景润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演算求证数学公式。 “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这句句子也是很好的质疑话题。因为它违反常理,因而,理解上会出现困难或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特意设计了如下的语言训练点: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4、总结课文。 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使学生不局限于语文书,有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这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孩子爱阅读,让孩子乐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