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陆(冯骥才)①近些天常常想起老陆来。想起往日往事的那些难忘

信息发布者:香草
怀念老陆(冯骥才)
①近些天常常想起老陆来。想起往日往事的那些难忘的片断,还有他那张始终是温和与宁静的脸,一如江南的水乡。
②我和老陆一南一北很少往来,偶然在京因会议而邂逅,大家聚餐一处,老陆身坐其中,话不多,但有了他便多一份亲切。他是那种人-----多年不见也不会感到半点陌生和隔膜。他不声不响坐在那里,看着从维熙逞强好胜地教导我,或是张贤亮吹嘘他的西部影城如何举世无双,不插话,只是面含微笑地旁听。
③这不能被简单地解释为“与世无争”,没有一个作家会在思想原则上做和事佬。凡是读过他的《围墙》乃至《美食家》,都会感受到他的笔尖里的针芒。只不过他常常是绵里藏针。我想这既源自他的天性,也来自他的小说观。他属于那种艺术性的作家,他把小说当做一种文本的和文字的艺术。高晓声和汪曾棋都是这样。他们非常讲究技巧,但不是技术的,而是艺术的和审美的。
④一次我到无锡开会,就近去苏州拜访他。他陪我游拙政、网师诸园。一边在园中游赏,一边听他讲苏州的园林。他说,苏州园林的最高妙之处,不是玲珑剔透,极尽精美,而是曲曲折折,没有穷尽。每条曲径与回廊都不会走到头。有时你以为走到了头,但那里准有一扇小门或小窗。推开望去,又一番风景。说到此处,他目光一闪说:“就像短篇小说,一层包着一层。“我接着说:“还像吃桃子,吃去桃肉,里边有个核儿,敲开核儿,又一个又白又亮又香的桃仁。”老陆听了很高兴,禁不住说:“大冯,你算懂小说的。
⑤记得那天傍晚,老陆在得月楼设宴招待我。入席时我心中暗想,今儿要领略一下这位美食家的真本领究竟在哪里了。席间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色香味俱佳,却看不出美食家有何超人的讲究。饭菜用罢,最后上来一道汤,看上去并非琼汁玉液,入口却是又清夹又鲜美,直喝得胃肠舒畅,口舌愉悦,顿时把这顿美席提升到一个至高境界。大家连连呼好。老陆微笑着说:“一桌好餐关键是最后的汤。汤不好,把前边的菜味全遮了;汤好,余味无穷。”然后目光又是一闪,好似来了灵感,他瞅着我说,“就像小说的结尾。”我笑道:“老陆,你的一切全和小说有关。”
⑥于是我更明白老陆的小说缘何那般精致、透彻、含蓄和隽永,他长于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里找到小说艺术的玄机。
⑦然而生活中的老陆并不精明,甚至有点“迂“。我听到过一个关于他“迂“到极致的笑话。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陆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苏州地方政府分一座两层小楼给他,还配给他一辆小车。老陆第一次在新居接待外宾就出了笑话。那天,他用车亲自把外宾接到家来。但楼门口地界窄,车子靠边,只能由一边下人。老陆坐在外边,应当先下车。但老陆出于礼貌,让客人先下车,客人在里边出不来,老陆却执意谦让,最后这位国际友人只好说声:“对不起”,然后伸着长腿跨过老陆跳下车。
⑧后来见到老陆,我向他核实这则文坛软闻的真伪。老陆摆摆手,什么也不说,只是笑。
不知这摆手,是否定这个瞎诌的玩笑,还是羞于再提那次的傻样?
⑨说起这摆手,我永远会记着另一件事。那是1991年冬天,我在上海美术馆开画展。租了一辆卡车,装满一车画框由天津出发,车子走了一天,凌晨四时途经苏州时,司机打盹一头扎进道边的水沟里,许多画框玻璃粉粉碎。当时我不知道这件事,身在苏州的陆文夫却听到消息。据说在他的关照下,用拖车把我的车拉出沟,并拉到苏州一家车厂修理,还把镜框的玻璃全部配齐。这便使我三天后在上海的画展得以顺利开幕,否则便误了大事。事后我打电话给老陆,几次都没找到他。不久在北京遇到他,当面谢他。他也是伸出那瘦瘦的手摆了摆,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⑩作家比其他艺术家更具有生养自己的地域的气质。作家往往是那一块土地的精灵。比如老舍和北京,鲁迅和绍兴,巴尔扎克和巴黎。他们的心时时感受着那块土地的欢乐与痛苦。他们的生命与土地的生命渐渐地融为一体—从精神到形象。这便使我一想起老陆,总会在眼前晃过苏州独有的景象。于是,老陆去世那些天,提笔作画,不觉间一连画了三四幅水墨的江南水乡。妻子看了,说你这几幅江南水乡意境很特别,静得出奇,却很灵动,似乎有一种绵绵的情味。我听了一征,再一想,我明白了,我怀念老陆了。

小题1:第②段中写从维熙和张贤亮两位作家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第4-5节中老陆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小说创作的看法,仔细揣摩用白己的话归纳老陆的小说创作观。(4分)
                                                                              
                                                                              
小题3:仔细阅读第7-9节,各用一句话概括所叙的两件事,并回答这两件事各白表现老陆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小题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记叙文中常常穿插议论文字,比如本文的第⑥段就是如此。分析这段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5:揣摩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我作水墨江南水乡画和妻子对我画作的评价?(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衬托((1分)老陆的温和、宽厚(1分)
小题2:①小说创作情节应该曲折起伏;②小说结尾应该余味无穷(4分,每点2分)
小题3:①坚持让外宾先下车((1分),表现老陆的谦逊礼让((1分);②主动帮我修车修镜框((1分),表现老陆的乐于助人(1分)
小题4:对第4,5节记叙内容的评价(1分),表明老陆创作出优秀小说的原因是在于他能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里找到小说艺术的玄机。(1分)
小题5: (5分)内容上:①用作水墨江南水乡画来表达我对老陆的怀念(1分)
②用画水墨江南水乡来赞美老陆的创作具有苏州的地域气质(或赞美老陆的作品具有精致、透彻、含蓄和隽永的特点)(1分)③用妻子的评价赞美老陆宁静、灵动、宽厚的性格。(1分)
结构上:①前后呼应②点题。(2分)

小题1:试题分析:选文对“老陆”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刻画,又有侧面的衬托。如文章第②段中写从维熙和张贤亮两位作家在京作家聚会上口若悬河,而“老陆”却“不插话,只是面含微笑地旁听”从侧面说明老陆的温和、宽厚。
点评: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小题2:试题分析:第4小节以“苏州园林每条曲径与回廊都不会走到头。”及“吃桃子”为例说明小说创作情节应该曲折起伏;第5小节以“一桌好餐关键是最后的汤”为例作类比说明小说结尾应该余味无穷。
点评: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本题的答题范围很明确,题目要求中已提到是第4-5节,所以要精读第4-5节,从前向后找关键语句,并将其中的信息加以分析、概括。
小题3:试题分析: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老陆”, 第7-9节围绕“老陆”一共写了二件事。第7小节写“老陆”出于礼貌,执意让国际友人先下车,表现老陆的谦逊礼让;第9小节写“老陆”用拖车把我的车拉出沟,并到苏州一家车厂修理,还把镜框的玻璃全部配齐,这件事表现老陆的乐于助人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围绕主要人物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来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即可。本题范围缩小到第7-9节,各用一句话概括所叙的两件事,只要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这个人什么性格特点这样的思路去答题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一般地说,记叙文以记叙为主,有时插入议论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本文的第⑥段穿插的议论文字是对第4,5节记叙内容的评价,表明老陆创作出优秀小说的原因是在于他能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里找到小说艺术的玄机。
点评: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
小题5:试题分析:揣摩文章结尾语句的作用一般来说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思考。内容上:因为“作家比其他艺术家更具有生养自己的地域的气质。作家往往是那一块土地的精灵。”,“老陆”生活在江南,“我” 作水墨江南水乡画来表达我对老陆的怀念;结构上:与选文开头呼应,并点题。
点评: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照应、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