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 )的综合课程。” 2.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品德与社会》强调了教育的( )功能。 3.新的教材观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 )所凭借的话题、范例。 4.新的课程标准与( )正式颁布。 5.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8分) 1.( )是品德与社会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3.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4.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6分) 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自评与他评。( ) 2. 新版课标在目标设计时对老师的要求是“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学观念”,学会以“三维目标”的理念去设计目标。( ) 3.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
四、简答题(6分) 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五、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10分) 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式是“个案分析”法。
六、案例分析(10分) 袁老师在新授《着火了》一课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火灾实例,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然后用警察叔叔的话,规范学生的言行。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德育 3.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4.2011年12月28日 5.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二、选择题 1 .A 2.B 3 .D 4 .A 三、判断 1 √ 2 × 3× 四、简答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五、辨析 错误的。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式是“达成水平评价”,即通过纸笔测试、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这样评价方式的改变优势之处在于: 1.可以监控课程实施的质量。 2.可以提供目标达成的证明。 这种评价方式的重心不在于对学生打分、排队,而在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案例分析 分析:纵观这些教学片断,不难看出袁老师所进行教学设计的“精心 ”,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