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四年级下册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课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两颗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虽然这一课的写作方法学生初次接触,但是课文内容并不复杂,文章层次也很清楚。教学时,我始终以本为本,通过抓重点段落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品悟,精炼课文内容,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课堂中,语文实践应主要落实在言语实践上。 一、关注细节,习得语言 写樟树的外形,作者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感受:樟树给人的蓬蓬勃勃的感觉来自于什么?学生发现了:来自于它的枝干,和叶子。樟树的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深得远远的。樟树的叶子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这些都写出了它的“蓬蓬勃勃”。如果我们写一样植物,比如写出荷花的“亭亭玉立”,写出青竹的“坚忍不拔”要写什么呢?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明白了,原来,写植物也是有讲究的。 二、关注写法,模仿迁移 文中写樟树,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说说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样的相似之处。结合课前搜集的宋庆龄的介绍资料,孩子们发现:樟树有拒虫的香气,宋庆龄有一身正气;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的一身正气千古流芳;樟树有可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由宋庆龄和樟树多么的相似,这样的写法就是“以物喻人”。课文浅显易懂,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学习课文之后,我让孩子们去找找相似的文章来读读,尝试模仿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