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 练习3 | 共几课时 | 3 | 课型 | 练习 | 
| 第几课时 | 2 | 
| 教学 目标 | 1.练习书写中部有撇、捺的三个字:“奈”、“恭”、“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起笔画特点,撇捺如同鸟翅舒展。 2.借助工具书,弄懂成语的大概意思,读出韵味,最后达到熟记的程度。 | 
| 教学 重难点 | 八个成语的运用。 
 | 
| 教学 资源 | 1.     诸葛亮的故事。 2.     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秘莫测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 
| 预习 设计 | 1.读读成语,把难写的写一写。 2.查找成语的意思。
 
 | 
| 学 程 预 设 | 导 学 策 略 | 调整与反思 | 
| 第一板块:写好钢笔字(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学生交流
 (写“奈”。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4.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板块:读读背背(19分钟)
 1.学生读准成语的读音。
 2.指名读,齐读。
 3.学生了解成语意思。
 (指名交流成语意思)
 初出茅庐:茅庐,茅屋。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的:“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语句。
 才华横溢: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料事如神:形容预料事情极其准确,如同神仙一样。
 胆大心细:做事勇敢果决而又考虑周密。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瘁,过度劳累。
 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休。形容奋斗终生。
 独木难支: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回天无力: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4.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在“三国”中,诸葛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以刘备要,请他出山。诸葛亮,就屡见奇功。从“草船借箭”这些故事中可见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又尽心辅佐刘禅,做到了“,”。另外,“三国”中还有许多人物打动了我们,我知道有关关羽的故事有:,。
 (才华横溢、三顾茅庐、初出茅庐、神机妙算、料事如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刮骨疗毒、夜走麦城)
 第三板块:课堂作业(15分钟)
 完成《单元自测3》中的第一至五大题。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 第一板块: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第二板块:读读背背
 1.出示成语: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2.指名读,齐读。
 3.这8个成语十分简练地描述了三国时期蜀国军事家诸葛亮的特点。这些成语的意思你理解吗?
 
 
 
 
 
 
 
 
 
 
 
 
 
 
 
 
 
 
 
 4.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5.运用成语。
 
 
 
 
 
 
 
 
 
 
 
 
 
 第三板块:课堂作业
 完成《单元自测3》中的第一至五大题。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抄写成语并默写。
 2.做一个反思,想想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安慰过别人或被人安慰过。
 
 | 
 | 
| 作业 设计 | 1.抄写成语并默写。 2.做一个反思,想想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安慰过别人或被人安慰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