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阅读很需要阅读答案
信息发布者:陈芳老师
①有媒体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11671人进行调查,56.0%的人坦言“读图时代”导致越来越多青少年远离名著,仅11.8%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年轻人阅读经典文学原著。专家指出,让青少年亲近名著最有效的方式是学校推介和引导。
②专家指出,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但在读书、涵养身心等方面,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和“淡定”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程序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这种“慢”,玩味、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得到相得益彰的推进。人因为爱书,智慧而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活动和发展的“精雕细刻”吧。也就是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德马《慢阅读》所倡导的,“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毕竟,思维不是机器和程序,不是输入程序就能得到某种结果,而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触发,而这种“触发”和“迸发”往往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越是轻松,越是自由,越是舒缓而淡定,就越能诞生“机智和智慧”。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制造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好像谁看得快,就是“高效读书”,于是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因为主观能动性未得到挖掘,思想收获也就不多,读书质量总有欠缺。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造成视野狭窄,心态浮躁。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不能汲取到真正的营养,得到的思想进步和发展也就有限。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干什么事情都要看钱、看物质,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在作怪吗?
⑦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在指导孩子读书的时候,应该用慢阅读、缓慢化、“慢火炖”,去除上述“读书病”。要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07月18日)
1.第一自然段从《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说起,有什么作用?
2.根据文意,概括回答为什么“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但在读书、涵养身心等方面,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3.文章的论点是“慢阅读”,为什么还要谈到电子阅读?
4.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
1.调查揭示了当前青少年普遍远离名著的严峻现实,从而引出下文引导学生亲近名著、“慢阅读很需要”的观点,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2.慢阅读有利于机机智情趣精神程序的完善发展;慢阅读有利于施展才能发展人格;慢阅读有利于触发灵感和智慧;慢阅读有利于治疗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阅读病”;慢阅读符合人类的思维发展
3. 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但它速成化、功利化和肤浅化造成了阅读的许多误区,从反面论证了慢阅读有利于治疗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阅读病”,进一步论证了慢阅读的重要性
https://www.05wang.com/
4.首先,通过调查数据揭示青年远离名著的严峻形势,引出学校应推介名著,引导孩子接近名著的话题;接着通过道理论证、正反对比、举例分析论证了“慢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强调应该引导孩子“慢阅读”,从书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的中心论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