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秦岭不同地方的雪(景)形态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请你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第⑤~⑦段,完成思维导图。

(1)厚厚的,绵柔如绒被 (2)水灵可爱 (3)丰满厚实
5. 散文的语言独特而有味。请根据要求,品读文中画线语句。
(1)从重音角度对画横线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______
示例:我认为“意外”“而且”“真是”三处可以设计重读。“意外”突出作者的惊喜;“而且”强调雪的绵厚无垠;“真是”加强抒情语气。这样设计可以突出作者初见秦岭雪景的意外和惊喜。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______
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道路边、矮坡边的雪分别比作绒被与柳絮、胡须、竹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的多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个“像”构成排比句式,节奏分明,富有气势。
6. 班级准备编辑一本散文集,小兰选了这篇文章,请你将它编入最合适的专栏,并简述理由。
A. 江山多娇
B. 人生百态
C. 永恒魅力
D. 走近科学______
示例一:编入《江山多娇》栏目。理由:从内容角度来看,本文记叙“我”坐车行至秦岭,见到春雪让大地温润,让地面酥软,让万物舒展的迷人景色;从情感角度看,表达了“我”对春雪滋润秦岭,给万物带来生机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编入《永恒魅力》栏目。理由:文中的春雪充满生机、水灵可爱、雍容华贵,具有永恒的魅力,使作者惊喜连连。
7.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美丽的雪花,是雨的精灵,雨的公主。本文在写雪景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凸显景物特征,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同学们以“秋雨”为描写对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展示我们江南独特的雨景吧。______
示例一:江南的秋雨,总是如此飘逸,如此孤寂,就好似一缕缕愁丝,勾起人们的梦。那纷纷扬扬的雨点,看久了,只让人觉得它的飘逸,如女子的发丝;它的朦胧,像害羞的女子的眼;它的凄婉,像恋人晶莹的泪。这秋雨不比夏雨的猛烈,也不比冬雪的凄凉。倒与春雨有几分相似,却又多了些寂寞,雨中的人,来往匆匆,从楼上往下望,那一把把张开了的伞,就如一个个圈圈,伴着那飞溅的水花,在江南的雨幕中转着。 示例二:江南初秋的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带着几分灵动,包含丝丝情感,心怀无尽的缠绵和缱绻,淋漓地泼洒出独特的意境,舞动着美妙怡人的秋韵。秋雨绵绵,雨线昭昭,像银线抛珠,似曼舞轻歌,地面细流涓涓,池塘泛起涟漪,山川云遮雾绕,景物烟雨迷蒙,秋雨描绘出了一幅神奇美妙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