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阅读课本“信息快递”,了解物距和像距的定义,并能区分虚像和实像。
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
像距($v$):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
实像或虚像: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
。
2. 组装与调节:
① 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f= $
10
。
② 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调节方法是
点燃蜡烛,调节位置,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3. 实验与收集证据。
(1) 点燃蜡烛,使之远离凸透镜,调整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测量物距和像距并记录成像的情况。
(2) 逐次减小物距,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光屏上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3) 当物距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像,此时物距是多大?回顾用放大镜观察邮票的情景,移开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 | |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①| | | | | |
|②| | | | | |
|③| | | | | |
|④| | | | | |
|⑤| | | | | |

|⑥| | | | | |
(4) 在逐次减小物距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如何变化?是否存在像与物大小相等的情况?若存在,此时物距、像距、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像逐渐变大;存在;u=v=2f
4. 交流与小结
(1) 实验前要对蜡烛、光屏和凸透镜进行调整。调整后,它们的位置要达到什么要求?
在同一高度
(2) 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入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
f<v<2f
|
|$u= 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
v=2f
|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
v>2f
|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
v>u
|

(3) 实验中,人眼可以看到实像,能看到虚像吗?我们怎样区分实像和虚像?
能;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
(4) 除了可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还能根据成像情况测凸透镜焦距吗?如何测?
能;成倒立、等大的像时,物距=像距=焦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