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在,让我们潜入文字深海,探寻人物内心的光芒。
童第周 28 岁的时候,得到亲友资助,去比利时留学,跟随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常常被外国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批注:画“____”的句子体现了童第周强烈的______和______之情。发现中国学生被外国同学瞧不起后,他立志要用行动为祖国争得荣誉。
那位教授要做一项实验,需要剥离青蛙卵的外膜,这是观察卵细胞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关键环节。工作的难度很大,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细致,多年来没人能够做成。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作者:张锲)
1. (批注阅读)请从人物情感角度将文中的批注补充完整。
______ ______
2. 教授做的剥离青蛙卵外膜的实验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
B
)
A. 实验工具不好用
B. 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细致,多年来没人成功
C. 实验时间不够
D. 实验材料稀缺
3. (阅读要素)默读选文,思考从童第周成功完成实验这件事,能看出他具有的品质是(
C
)
A. 粗心大意、急于求成
B. 骄傲自满、好高骛远
C. 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D. 胆小怕事、畏畏缩缩
4. (思维导图)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字母)
A. 中国贫穷落后,被外国同学瞧不起
B. 跟随欧洲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C. 成功剥离青蛙卵的外膜,得到称赞

D. 实验难度大,多年来无人成功
留学原因:
A
;留学期间:
B
;面临困难:
D
;最终结果:
C